番外故事(二十四) 秦克的學生(第1/2頁)
章節報錯
參觀“SEED CITY”的其他設施只是此行的附加,真正的重頭戲是到“宇宙超高速航行摹擬艙”中進行宇宙飛行模擬。
來到一處龐大的建築前,寧詠昔和秦君堯這兩個孩子馬上就被眼前的模擬艙建築震驚了。
“哇,好大!”
在來這裡的路上,兩個孩子就聽老爸秦克說起過整個模擬過程,還以為就只是與大型客機而已,沒想到眼前的“宇宙超高速航行模擬艙”竟是一個類似於橄欖球、卻足足有整個足球場大小的龐大艙體!
賴銘光院士微笑介紹道:“確實體積比較大,這個‘宇宙超高速航行模擬艙’與真實宇宙飛船中的航行睡眠艙是1:1進行復制的。”
寧詠昔好奇地眨眨眼睛,問道:“這麼大的體積,載人後的重量一定更誇張吧?那真實的宇宙飛船不是更大?這麼龐大的宇宙飛船,怎麼才能突破每秒11.2km時的第二宇宙速度,飛往外太空?”
賴銘光院士訝然笑道:“小朋友居然能在第一時間想到這點了?真是了不起。”他表揚了一句,又對秦克笑道:“秦院士,看來你和寧院士將來真是後繼有有人了。”
“別誇獎這個小丫頭,你可以多誇誇弟弟,他不會驕傲,這小丫頭就不行,一誇她,尾巴就要翹上天了。”秦克哈哈一笑,暗想這賴院長還真是會為人處事,卻還是忍不住伸手,疼愛地揉著寧詠昔的頭髮。
秦克從小就陪伴著兩個孩子成長,越來越深切感受到孩子就是自己生命的延續,孩子取得的每一分成就,都會讓他有種由衷的喜悅,甚至勝於他自己取得的所有榮譽。
這大概就是大多數為人父的感覺吧。
賴銘光見到小丫頭微微噘嘴,不由莞爾:“詠昔小朋友想知道答案的話,還是問你爸更合適。其實我也一直很好奇,能載數千人的龐大宇宙飛船到底是怎樣升空並脫離引力、突破大氣層的。”
此處研究基地並不涉及動力系統、宇宙飛船研發等領域,賴銘光本身也不是擅長這些方向的,他的話倒並不是謙虛。
要知道此前比較有名的宇宙飛船是米國研發的獵戶座飛船,也不過只能載6個宇航員而已,這次秦克暗中主導的“向著火星邁進”計劃中,目前已完成建造的超遠距離航行載人宇宙飛船“未來星空先驅者”,其理論載客量卻能達到三千五百人。
而目前還在研製的“未來星空先驅者II”號,其設計的載人量更誇張,達到了一萬人。
不僅如此,“未來星空先驅者”據說還裝備了一定的武器,包括高能光束炮、線性磁軌炮等,甚至還有大型導彈發射管,哪怕是遇到了一些小型的隕石都能轟碎。
如此恐怖的載人數量、還有數量驚人的用於建立第一個火星生存據點的物資,這艘“未來星空先驅者”升空時的總重量超過1800萬噸!
賴銘光實在無法想象怎樣的動力系統能將這樣體積、這樣重量的宇宙飛船推至第一宇宙速度乃至第二宇宙速度!
秦克聞言只是輕輕一笑,簡單地說了句“採用最新研發的聚核變主引擎”,並沒有詳細解釋。領先於世界十五年的全新型次世代“X108A”動力系統屬於最高的研究機密,哪怕“未來星空先驅者”成功升空並公諸如眾,也不可能對外公開的。
賴銘光也識趣地將話題引回到“宇宙超高速航行模擬艙”上,他繼續介紹道:
“秦院士,這處‘宇宙超高速航行模擬艙’我們已用超算進行過計算,基本上能達到99.99%的真實航行模擬度。這還得感謝秦院士和寧院士教出了一批擅長數學泛函分析與建模的優秀學生。”
秦克想了想:“我記得當時申請來這裡的,是沙良材、鍾重悅和尹展鋒三個吧?”
“是的,他們三人的水平非常高,如果不是他們加入到我們的隊伍中,我們很難實現這麼高的擬真度,所以他們加入我們團隊也不過兩年,但都已成為骨幹了,沙良材更是成為了整個數學團隊的副主管,負責除了日常管理外的一切數學事務。”
現在秦克和寧青筠教出來的學生雖然依然不過百人之數,但每一個都稱得上是優秀的數學家,而且全是多面手,泛函分析與數學建模更是他們的必修科目,能從兩人那裡領到畢業證的數學博士生,幾乎沒有一個是不擅長這兩個細分方向的。
雖然這些數學博士們有三分之一留在了清木大學,繼續跟著秦克與寧青筠做研究,有三分之一被各大高校瘋搶,還有些是外國學生返回了祖國,但依然十幾人選擇了報效國家,加入某些秘密的研究機構,成為了國家科研戰線上的“無名英雄”。
沙良材、鍾重悅和尹展鋒的名字都在這十幾人的名單當中。他們的名字註定不會在這短短二三十年內名揚天下,但他們為夏國作出的貢獻,必將會銘記在歷史之上,並在將來資料可以解密時,正式成為國之英雄。
秦克心中欣慰,弟子們能在喜歡的道路上發光發熱,取得優秀的成果與認可,他作為老師又怎會不高興?
“秦院士,我們進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