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六章 再臨大沙漠的實地調研,以及狄拉克獎章(第2/2頁)
章節報錯
衛鋒和衛菁想替兩人撐傘擋太陽,被秦克拒絕了,只好站到一邊守著。
梁忠貴看得極為感慨,他也算是接待過不少大人物了,像秦克、寧青筠這樣全國聞名的院士、大科學家,居然在這樣惡劣的天氣下親自來到一線現場,深入地調研農作物的生長現狀,也是第一次見到。
他在之前也只是聽聞過已故的偉大農業科學家、雜交水稻之父袁老先生有做這樣的親身調研而已。
難怪在許多農民心裡,這兩位年輕院士的名望,幾乎已可以與袁老先生比肩了——此時田地裡的老農知道來人就是研究出沙漠紅薯的秦克院士和寧青筠院士,幾乎將兩人當成活菩薩來尊敬,就可見一斑。
秦小殼之前在初二的暑假裡,曾隨秦克和寧青筠來了趟全國自由行,見識過沙漠也見識過大戈壁,但當時見識到的只是小沙漠,這次算是第一次親自體驗到塔克拉瑪干沙漠這樣世界有名的超級大沙漠景緻了,不過顯然這體驗不怎麼好,小女孩熱得衣衫都溼了,不斷地擦著汗。
她見秦克和寧青筠都沒離開的意思,便忍住炎熱,蹲下來跟著看兩人研究植株,有時還會掏出手機,拍些照片,以便於將來以此作為素材,畫些插畫。
——後來秦小殼根據這次沙漠調研的經歷,畫了一系列的漫畫,就叫《我哥和嫂子的沙漠“旅遊”》,裡面記錄了許多秦克和寧青筠實地調研時的情景。這套漫畫一經出版就引起了巨大轟動和搶購熱潮,甚至引發了“院士是否應該在惡劣條件下進行實地調研”的大討論。這些都是後話,就先不詳說了。
此時一位面板曬得黝黑的老農民恭敬地給秦克和寧青筠送來了一碗水,梁忠貴見這碗有點缺口,正要站出來說“我們有帶瓶裝水”,忽然一股風沙吹來,碗裡的水頓時蒙上了一層灰。
梁忠貴更有理由了,忙上前道:“秦院士,這水弄髒了……”
秦克擺擺手,從有些困窘地要把碗收回去的老農手裡接過碗,猛地喝了一大口水,然後將碗遞給寧青筠。
寧青筠也毫不猶豫就喝了幾口,秦小殼看看兩人,也跟著接過碗,將剩下的一點水全喝光了。
老農民原本聽梁忠貴這麼一說,滿是風霜的臉上就全是緊張不安,此時見秦克三人喝光了水,他搓著手掌,以帶著鄉下口音的普通話焦急道:“秦院士,這水髒了……你不該喝的,你不該喝的……”
秦克笑著道:“老伯,你們平時不也是喝這樣的水嗎?就當是補點礦物質,這純天然的大自然饋贈,可比吃什麼營養劑有用多了。”
“這……這……”老農嘴拙,不知道怎麼回答,但原本蒙著沙塵、緊張不安的臉部線條明顯放鬆了下來。
秦克又拉著老農粗糙的手,指著田地裡插滿的一根根小杆子問道:“老伯,你們為什麼插上這麼多的小杆子,是為了標記種了紅薯的位置?”
秦克的態度讓老農既感動又溫暖,不過心情也放鬆下來,沒有了在大人物面前的緊張結巴:“是啊,風沙有時比較大,會將紅薯藤完全掩埋起來,去年冬天時的雪也很大,同樣會掩埋住紅薯。為了找到紅薯,也便於澆水,我就找了這些空心的小杆子,直接插到根裡,我只要沿著這些小杆子小心地澆灌混合了營養液的水就行了,還能節省水分。”
秦克大覺驚喜,又問了下空心杆的價格,發現只是採用塑膠所制,價格挺便宜的,一畝地也就兩三百元左右,還可以迴圈使用。
秦克不由對寧青筠笑道:“民眾的智慧果然是無窮的。我們原本研究出來的自動滴灌技術效果好是好,但需要前期投入一筆資金,只有在國營的大農場才有條件實施,普通個體家庭還是像老伯這樣的方式最合適,成本低也便於實施,還能節水。”
寧青筠一邊抹著額頭的汗珠兒一邊連連點頭,她原本研究出來的滴灌技術,確實能最大限度地提升水資源的利用率,而且能適用於大規模大面積的紅薯種植,一旦建好滴灌系統就能不斷迴圈使用,極大地降低種植成本,但正如秦克所說,弊端是前期的投入有點大,不是這些沙漠邊緣地區的貧困農戶能承擔的。
這次兩人過來,還想著是不是建議國家藉助農村合作社、辦理無息貸款的形式來推廣滴灌技術,現在發現,其實還有更簡單、更適用於普通個體貧困農戶的方式,比如這位老伯的插空心杆方式就很好。
旁邊的魏學銘也看得很有感觸,他跟著詢問記錄了不少問題,以便於看看將來還能不能培育出適合沙漠邊緣地區種植的其他新鮮蔬果品種。
這次的調研無疑是成功的,讓秦克與寧青筠又有了許多第一手的資料,也讓他們日後有進一步完善完美型沙漠紅薯的計劃。
而對江河的實況研究,也顯示出了淡水資源緊張的情況正在加劇,使得“淡化資源再生利用技術部”的副主管紀家海、研究員沈勝賢第一次意識到肩膀上的責任重大,也對秦克二人開設研究中心的初衷有了更深的認識和理解。
……
八月的上旬和中旬,對於在大沙漠調研的秦克和寧青筠來說是既忙碌又充實的,也收穫良多。
期間的8月8日還發生了一件事。
這一天是20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保羅·狄拉克的生日,就在這一天,位於意大麗裡雅斯特的國際理論物理中心(ICTP),正式揭曉本年度狄拉克獎章的獲獎名單,一共有三位物理學家分享了本屆的狄拉克獎章,分別是夏國清木大學的秦克與寧青筠,以及米國普林斯頓大學的埃利奧特·赫什爾·利佈教授。
前者的獲獎理由是:“這兩位年輕的物理學家,在NS方程、拓撲量子計算上作出了無與倫比的偉大成果,為流體力學、量子通訊乃至人類的文明程序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後者的獲獎理由則簡單了些:“他在量子和經典多體問題、原子結構、物質穩定性、功能不等式、磁學理論和哈伯德模型上作出了極大的貢獻。”
狄拉克獎章正式的頒獎時間會在年底,具體時間會在完成準備工作後公佈。
儘管此前ICTP已在官網上宣佈過秦克與寧青筠將會獲得本屆的狄拉克獎章,但這第一第二位能打破ICTP評選規則、獲得了狄拉克獎章的菲爾茲獎年輕得主,還是引起了很大的轟動與熱議,疊加“求出楊米爾斯方程通解”的效應,秦克與寧青筠在國際上的聲望一時無兩。
秦克二人並沒有留意到這個大獎的頒佈,他倆當時還在沙漠邊緣裡做著調研。
一行人沿著大沙漠進行的調研工作持續了兩週,才坐火車返回阿拉達市,準備返回京城。
只是沒想到,在最後的返程火車上,秦克和寧青筠遇到了一件意料之外的事。
感謝“書痕”與“使用者841226”的打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