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在“世界萬人科學家大會”的參與科學家中,哪位科學家對秦克提出的“由人工智慧AI來控制星球防護罩計劃的實施”觀點持最明確反對態度的,那肯定是布立頓·迪克森教授。

布立頓·迪克森教授可以說是人工智慧方面的絕對權威,他曾在斯坦福大學的計算機系任教近十年,然後轉而負責起斯坦福大學人工智慧實驗室的研究工作,專攻人工智慧方向。在他四十年那年,與戴密斯·哈薩比斯一起創立了DeepMind,不久DeepMind被谷歌收購,他轉而擔任“人工智慧實驗室”的首席設計師,負責AlphaGo的開發。

五十一歲那年,因為布立頓·迪克森教授認為與新團隊在人工智慧方面的理念有了分歧,他便答應了OpenAI九千萬美元年薪的條件,跳槽到了“人工智慧聊天模型”團隊中擔任技術總監,正是因為有他的加入,全新聊天機器人模型ChatGPT才得已誕生。

但後來他又不滿足於只研發一個“聊天機器人”,決定自立門戶,創立了一個“迪克森科曼AI智慧化製造研發實驗室”,專門研究以人工智慧實現智慧化自動化製造。目前他的團隊已超過三百人,與斯坦福大學人工智慧實驗室、麻省理工學院人工智慧實驗室、谷歌人工智慧實驗室都有深入的合作。

正因為太瞭解人工智慧的現狀,也很瞭解智慧化製造的現狀,布立頓·迪克森教授才不太認同秦克有關人工智慧應用的宏大計劃。

這種印象,直到他參觀完“青檸埃爾斯聯合科技研發公司”的實驗工場後才有了些許的改觀,那裡的智慧化自動化水平居然已超越了他的“迪克森科曼AI智慧化製造研發實驗室”!

但他心裡也僅僅只是湧起“比我厲害,但也只比我厲害一些而已”的感覺,畢竟DeepMind的人工智慧已開始對託卡馬克裝置中的等離子體構型進行磁控制,幫助達到可控核聚變,“青檸埃爾斯聯合科技研發公司”的實驗工場還沒法子給他太驚豔之感。

“發什麼呆呢,布立頓。”布立頓·迪克森感覺臉上一涼,卻是好朋友、同樣是人工智慧方面的頂級專家的達倫·科曼教授將冰涼的罐裝咖啡貼到了他的臉上。

達倫·科曼與他在OpenAL就一起共事了,後來又跟著他跳出來創立實驗室,“迪克森科曼AI智慧化製造研發實驗室”名字裡的“迪克森科曼”就是兩人的姓氏。兩人可以說是最至交的好友。

“沒什麼。”布立頓·迪克森接過咖啡,仰頭狠狠地灌了口,冰涼的液體流入喉嚨,讓他精神一振。

達倫·科曼拍拍他的肩膀:“你不說我也猜得到,是不是還對秦院士那個‘人工智慧應用計劃’心存疑惑?我瞧現在你也該認清現實了,那位就是‘神’,起碼他從事科研工作以來,作出的判斷從沒出錯過。上週的‘地震預測大模型’有多厲害你不知道?提前五天就預測到強震了,誤差率只有0.01%!說實話,我向來不太相信有什麼‘神’,但現在我對他真是口服心服了。”

布立頓·迪克森:“我知道他在數學方面很神,物理方面也是,但人工智慧方面……”

達倫·科曼攤攤手:“布立頓,我知道你向來以人工智慧的研發天才自居,但別忘記了,秦院士也是計算機天才,而且是神級的天才,他在高中時就以鬧著玩的心態編寫了個作業系統,現在基於這個作業系統的後續最佳化改進版,已佔據全球超過50%的市場了,在夏國的市場佔比更是高達99%,從手機到PC到伺服器端的全面制霸!遇著這樣毫無道理可言的神級天才,你再不服氣也只能認輸。”

“我承認他在計算機方面也很強,但他很久沒碰計算機方面的研究了,上次我們參觀的公司,也只是他贊助研發的罷了。那裡的智慧化製造水平很高,但我認為他們只是佔據了時間優勢與資料優勢,而且這樣的優勢已到極限了。人工智慧的極限在哪裡,我們不是最清楚嗎?它的成長依賴於深度學習演算法,而目前任一種深度學習演算法都需要龐大的、正確的資料!”

說到這裡,布立頓·迪克森的語氣多了幾分的急切:

“但放眼全世界,有關人工智慧為核心的智慧化製造、智慧化控制方面的資料依然存在著大量的問題,比如資料量不足、資料質量不高、資料標註成本太高等等,這些都是制約人工智慧發展的重要因素!而且人工智慧缺乏深層次資料語義挖掘,很難進行語義推理問題,資訊識別仍存在無法忽視的誤差!現在連智慧化最高的電動汽車都會不時出現因為人工智慧導致的意外!”他將手裡的咖啡重重放到桌子上,咬牙道:

“在解決人工智慧面臨的這些問題之前,我不認為秦院士所說的,直接利用人工智慧來主導建設發射基塔的想法能實現,更別說後續要由人工智慧來完全控制‘星球防護罩’、抵禦超巨型太陽風暴了!達倫,你不也很清楚這點嗎?”

達倫·科曼卻說道:“是啊,我也很清楚這點,但我同樣很清楚,原本科研界都認為,在直接有效地監測地表下狀態的技術出現之前,地震都無法實現精確預測的,可秦院士就是透過能間接監測到的一些資料,根據能量波動的流體運動成功地預測到了地震。我認為他既然提出這樣的構思,應該有足夠的把握,他從不打無把握的仗,我對秦院士的能力與人品都有充足的信心。”

布立頓·迪克森聽得直撫額,他發現自己這個好友變得有點陌生了,以前總是質疑權威永不服輸的好友,怎麼就變成了這樣有點“腦殘粉”的模樣了?

秦院士再神,也依然是一個人類,他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神”啊!

就在這時,同組的組員羅貝爾·卡特興奮地小跑過來:“科曼教授、迪克森教授,聽聞下午我們要去參觀秦院士的‘智慧化製造工廠’了,據說就建在‘FSJT0001’的場地中,將來我們的第一座發射基塔,將由這個‘智慧化製造工廠’來完成大多數部件的製造!”

達倫·科曼一下子來興趣了:“是不是那個據說集合了全世界當前最先進的工業機械人裝置的‘智慧化製造工廠’?”

羅貝爾·卡特眉飛色舞:“沒錯,就是那個!我還聽說這個‘智慧化製造工廠’的AI有很多演算法是秦院士親自寫的,目前已能根據設計圖建造出機器人了,而且不是我們上次在‘青檸埃爾斯聯合科技研發公司’看到的那種較低層次的機械人,而是真正的、看起來很有科幻感的那種機械人!”

布立頓·迪克森有些難以置信:“羅貝爾,你確定?”

羅貝爾·卡特搖搖頭:“我也只是看過一張拍得不太清晰的照片,從外觀來看,和我們科幻電影裡看到的機器人有七八分相似的,但具體效能如何,就要親眼看過才知道了,我這是來通知你們的,下午兩點出發,門口有大巴車接送,可別錯過時間了!”

達倫·科曼忙道謝,然後道:“我們到時一起出發吧,布立頓,伱想尋找的答案,或者下午就能看到了。”

下午就能看到嗎?

布立頓·迪克森不由低頭看看手機裡的時間,現在才上午10點,還有4個小時……

……

度過了難熬的四個小時後,布立頓·迪克森、達倫·科曼、羅貝爾·卡特以及同樣感興趣的兩百多名科學家,分批乘坐大巴,又走了快一個小時,經過重重關卡的檢查,終於來到了一幢五層大樓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