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防護罩」專案哪怕建立起來,想要運轉順暢也絕非易事,尤其是涉及到六七千座發射基塔的相互協調配合,涉及到的運算量太大,更不是人力能做到的。

所以秦克早早就萌生了讓LV5的微光成為「星球防護罩」計劃核心人工智慧的想法。

想要實現這個目標,不但微光要不斷最佳化相關神經網路的演算法,更重要的是在建設過程中要在發射基塔各個功能部件中嵌入大量的感測器、RFID標籤(射頻標籤)、攝像頭、GPS等感知終端,才能將這些功能部件融入到微光的神經網路之中,實現自動檢測和自動控制。

這絕非易事,必須在發射基塔的建設過程中全盤考慮大量的物聯網技術,比如RFID技術(射頻識別技術)——物聯網中很常見的感測器技術,可以透過無線電訊號來辨析目標的「身份」、「用途」、「位置」、「狀態」等資料資訊;比如微機電系統技術(ES),使得各個部件都能成為一體化的微型器件,形成巨大的感知網路……

物聯網技術涉及方方面面,有些相對成熟,有些卻還只是紙上談兵,都需要秦克在「星球防護罩」的設計方案裡提前佈局,加入相關的需求,才能實現幾千座發射基塔建成後,微光能順利接管其管理權,控制它們的每一個功能部件。

秦克的這個想法引起了不少爭議。

這一萬多個科學家中不及有涉獵人工智慧與自動化控制領域的專家,他們深知目前的AI技術看似發展迅猛,但實際上依然停留在比較基礎的應用層次,連無人自動駕駛技術都未能完全實現。

而就目前遠未完全成稿的「星球防護罩」設計方案,已能看得出任意一座發射基塔都遠比一輛電動汽車要複雜萬倍。

在這樣的條件下,想透過AI控制幾千座這樣的發射基塔,來抵禦「超巨型太陽風暴」,簡直就像天荒夜譚。

著名的自動化工控專家薩義德·弗裡克就婉轉表態:「秦院士,是不是再考慮一下實際情況更好?畢竟想達成這樣的目標,難度甚至超過了從零起步建起一座發射基塔。」

不管是出於市值管理的需求還是為了拉近與秦克的關係,埃爾斯公司都決定大力支援這個「青檸埃爾斯聯合科技研發公司」,為此不惜將主要的機器人研發團隊都注入其中,還高薪聘請了大量國內一流的專家,有心要將之打造為國內「智慧化應用」技術領域的NO.1科技公司。

薩義德·弗裡克的話代表了幾十位專家們的觀點,如果不是秦克的超高威望,跳出來明確反對的人肯定不會少。

幸而這方面秦克也恰好早有準備。

秦克自然知道這些專家們的顧慮,他也曾猶豫過,但他猶豫的是,微光這樣的超級人工智慧是不是應該出現在眾人的眼前?

….

但考慮到微光的介入,起碼能提升「星球防護罩」計劃30%的成功機率,秦克還是決定堅持自己的觀點。

許冠雄是典型的富二代,因為埃爾斯公司的董事長就是他爸,使他擁有極為強大的資源動員能力,而且他本人也是畢業於斯坦福大學自動化專業的高材生,有著相當高的技術功底,絕非繡花枕頭。

現在,為了讓那些對人工智慧缺乏信心的專家們看到希望,秦克打算將部分精力投注到這家「青檸埃爾斯聯合科技研發公司」上了。

後來與秦克溝通後,秦克說人工智慧方面由他自己負責,許冠雄便將公司的重點研究方向集中在感測器技術和微機電系統技術、機器人智造這三個智慧化應用的基礎方向上。

他很清楚,哪怕這家公司的技術在國內算是比較先進的了,但機器人涉及到控制

論、機械電子、計算機、材料和仿生學等諸多學科,想實現山區機器人教師的目標,起碼還得再投入十多二十年的研發時間。

只是後來這半年他太忙,抽不出多少時間在最佳化這個自動化控制高階演算法,只能靠微光自己透過學習機制,在摸索中慢慢自我升級了。

秦克便電話聯絡了一下許冠雄,讓他安排工程師將微光的「終端介面程式」安裝到了這家公司的伺服器叢集中,然後開放了一個介面給公司的工程師使用,讓他們能呼叫微光的部分算力資源,實現「人工智慧」的核心功能。

想說服眾多的專家,就要有拿得出手的證據,起碼讓他們看到在四年內取得成功的較大可能性。

隨著秦克的名望越來越高,晉身世界最頂尖的大科學家,埃爾斯也因為這家合資的科技子公司而成為了「秦克概念股」,股價一飛沖天,在短短几年間翻了二十倍,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大牛股。

……

不過這些年來秦克忙於各種各樣的研究,對這家公司基本上是「放養」態度,頂多偶爾看下半年報和年報。

出於對秦克的感激,許冠雄親自在這個名為「青檸埃爾斯聯合科技研發公司」中掛帥,還從總公司里拉來了幾位技術高超、經驗豐富的工程師,開始了智慧化應用的研究。

為此,秦克讓青檸科技的CEO周樹濤,與孫炳飛的發小富二代、埃爾斯公司副總經理許冠雄聯絡,由青檸科技注資,與埃爾斯公司共同成立一間合資的研發公司,專門從事機器人智慧化應用方向的研發工作。(有關這部分故事,如果各位讀者老爺們忘記了的話,請看回第六百三十八章)

埃爾斯智慧自動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從事工業智慧化、機器人研發的最大型上市公司,技術力量在國內算得上頗為雄厚。

為此,秦克還專門在飛往瑞典的航班上,抽空編寫一個自動化控制高階演算法植入微光中,讓微光可以試著將感測器技術和微機電系統技術、機器人身軀三者融合起來,真正發揮出人工智慧作為自動化控制神經網路中樞的作用。

….

他早在四五年前就已著手「機器人制造」與「智慧化應用」方面的研究工作了,不過他當時主要是為了製造出智慧機器人來充當山區教師,進而實現山區學生能接受到不遜於城市的公平教育的目的。

直到去年11月底,秦克成功將微光升級到LV5後,才在無意中想起了這家公司,細看最新的報告,發現它在智慧化應用的基礎領域又有了長足的進步,已能為不少國際大廠提供機械自動化部件與高精度的感測器部件、微電機控制部件。

而財大氣粗的青檸科技也不斷地注資入其中。充沛的資金、強大的技術團隊,更是使得「青檸埃爾斯聯合科技研發公司」發展迅猛,經過幾年的厚積薄發,現在這家公司已擁有了大量的獨創專利技術。

5月14日,這一天正好是週末,京城的郊外雨水紛紛,氣溫處於十幾攝氏度,相對舒適。

這已是近月來的第十二場雨了,得益於去年和前年建下的大量儲水庫,完全能容納得下這些充沛的雨量,並將之作為下月起為期四個月的高溫乾旱天氣淡水資源儲備,簡直最合適不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