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八章 來自戈達德空間研究所的合作邀請(第2/2頁)
章節報錯
秦克心中溫暖,他知道威滕教授目前對於“WQTNQ理論體系”已頗為滿意了,接下來就打算進入半退休狀態,一邊帶著太太環球旅遊,一邊慢慢地從事“WQTNQ理論體系”的最後完善工作及數學大一統的研究工作,對其餘事項已不再感興趣了。
現在威滕教授能作出這樣的承諾,自然是看在與他的交情份上。
當然,秦克也沒想找他幫忙處理數學問題,一來威滕教授年紀確實很大了,進行高強度的工作有些力不從心,二來威滕教授擅長的是量子場論、弦理論和拓撲學、幾何學,而非龐雜資料的分析處理。
秦克目光落到老陶身上,腦海裡忽然閃光一現,便對愛德華·威滕道:
“謝謝威滕教授,我倒真有需要你幫忙之處。我知道你人面廣交際寬,如果可以的話,麻煩你聯絡一下目前沒加入各國氣象中心、又擅長應用數學,尤其是擅長數學分析的數學家,看看他們有沒有興趣來夏國加入我的研究團隊,當然,也可以遠端加入,透過視訊會議、網路聯絡的形式進行合作。目前我的團隊裡在高階人才方面還是比較緊缺的。”
流體力學實驗室的人才隊伍雖然基本上鍛煉出來了,但都是年輕人為主,經驗還是欠缺,水平也只能稱之為合格和良好,距離“優秀”標準還有很大差距,只能承擔前期和中期的大資料分析工作,後期的大多數細節工作不得不由他和寧青筠親自頂上,浪費了大量不必要的時間精力。
而剛才老陶的主動請纓,讓秦克忽然想到,為什麼不額外組建一個大資料高階分析國際團隊?如果能全世界地邀請到這方面的優秀大數學家加入其中,負責起後期的大資料分析工作,不但能進一步提高資料分析、統計、建模的效率,也可以使得他和寧青筠更專注於結合氣候學進行大資料預測模型最佳化與推演的工作。
這樣也可以儘可能地集結起國際數學界的精銳力量,形成“國際數學家+各國氣象中心”雙重研究力量,共同應對越來越嚴峻的全球氣候異變形勢。
對於秦克的提議,愛德華·威滕爽快答應了下來:“沒問題,交給我吧。我也會讓法爾廷斯、德利涅、懷爾斯他們一起給你物色推薦人選。其實以你們的名望,你們自己發出招賢令,估計也有很多數學家願意來投奔你們。”
秦克大喜,有了這些老前輩的推薦,起碼這個大資料高階分析團隊應該是不愁人才了!
……
不知道是勞拉的串聯起了作用,還是戈達德空間研究所確實也準備找秦克,第二天的早上九點左右,戈達德空間研究所的費羅根教授就透過國際長途聯絡了清木大學,進而聯絡上了秦克。
“秦院士,我是哥倫比亞大學星球科學系的達斯·費羅根,目前也是戈達德空間研究所的研究主管。很榮幸能與你通話。我們的研究機構發現了一些在北極出現的奇異氣候現象,經過我們的初步研判,認為這樣的氣候現象恐怕不是什麼好事,可惜我們水平有限,無法更進一步研究。”
費羅根教授說話的語速並不快,語氣更是極為謙遜有禮:“如果您願意的話,我們研究所很樂意就這些發現與您及您的團隊進行友好的合作交流,我們可以提供一切能提供的相關資料,並可以安排研究人員進行遠端協助,全程服從您的指揮。”
現在米國氣象中心已低下了高傲的頭,但目前除了奧大利亞氣象中心比照著歐洲氣象中心的條件、基本上談妥了全面合作的事宜外,其餘的幾大氣象中心,如紐西蘭氣象中心、嘉拿大氣象中心、米國氣象中心、日國氣象中心、鵝國氣象中心等都還在談判磋商階段。
在氣象衛星方面,米國的實力是不會遜色於歐洲氣象中心的,而且不少氣象衛星正好覆蓋歐洲氣象中心的氣象衛星監測死角,形成很好的互補。
何況米國作為氣象科學方面的世界強國,確實在各方面的技術上也有可取之處,秦克還是希望能與米國達成全面合作的,前提是他們不要再整天趾高氣昂、一臉不情不願的樣子。
秦克更希望他們能像歐洲氣象中心那樣拋棄成見,精誠合作——各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利益,就看能不能在面對威脅全人類存亡的重大氣候災害面前,求同存異,儘可能地擴大合作面了。
當然,若是米國整天擺出勉強合作的貌合神離態度,秦克寧願放棄與他們合作的選項。
不過這次戈達德空間研究所主動找上門提出合作請求,還如此低姿態,倒是可以看出米國的態度有了明顯的轉變,正儘可能地展示合作誠意,所以秦克也沒有端著架子,爽快地答應下來,他確實也很需要相關的資料來研究北極到底發生了什麼。
“沒問題,我也很樂意與貴研究所進行合作。”
戈達德空間研究所行事非常雷厲風行,達成合作協議的當天下午便發來了氣象衛星當時採集到的全部相關資料與衛星照片,而且還將地面的自動觀測站在失去聯絡前發回來的資料也一併發給了秦克。
是的,米國在北極的氣象觀測站目前已失去了聯絡,裡面的三名氣象觀測工作者怕已為科學而獻身了,但在最後的階段,他們依然發回了不少彌足珍貴的氣象資料,其中就包括每秒下降10攝氏度的恐怖低溫狂潮。
秦克對這些資料極為重視,為了研究清楚這些資料,他還放下了原本想親自著手進行的地震預測模型最佳化課題,而將之分配給流體力學實驗室、歐洲氣象中心、奧大利亞氣象中心的地震異常問題研究團隊進行研究。
為此他特意抽出了一個小時,與奧大利亞氣象中心的首席科學家喬爾·傑克曼教授進行了友好而親切的交談,雙方談得投緣。
秦克還給了一份他自己寫的地震預測模型的主體思路方案——地震學是物理學的分支,屬於固體星球物理學的範疇,擁有宗師級物理知識的秦克,在前段時間已專門吸收了這部分知識,對於地震的瞭解幾乎不會比世上任何一個地震學方面的專家教授差。
當然,地震還涉及到地質學、大陸板塊學等知識,不過秦克上兩週也翻過了十幾本相關的專著,對之也算頗為了解。
擁有這樣的知識量,又有數學之神級別的思維能力打底,秦克想寫出一份合乎邏輯、可行性較強的地震預測模型方案出來並不難。此前這份方案已給過流體力學實驗室與歐洲氣象中心各一份了。
現在是將第三份複製件交給喬爾·傑克曼教授。
喬爾·傑克曼教授鄭重接過後,拍著胸膛保證馬上就飛回奧大利亞並集結起國內的地震學專家,共同分析近一年來的異常地震現象。
送走了喬爾·傑克曼教授,秦克開始全力投入到北極出現的極端氣候現象分析研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