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一章 如期而至的暴雨天(第1/2頁)
章節報錯
冬去春來,轉眼間,一聲春雷炸醒了驚蟄夢,也推動著時光的腳步邁入到陽春三月。
又是新的春天到來。
綿綿的春雨帶著了潮溼的空氣,也將清木大學的校園重新點綴滿了青翠的綠色,校道兩旁的樹木早已從冬天的沉睡中甦醒,伸展著枝葉,連草坪裡的青草也努力地抽著嫩芽。
待到了3月12日植樹節的這天,雨霧散去,明媚的陽光灑滿大地,光線從窗外投射進來,給流體力學實驗樓的辦公室裡添上了幾分慵懶閒適的味道。
只是辦公室裡,秦克和寧青筠的神色絕不輕鬆,甚至有幾分的凝重。
他們看著手裡的幾份報告,眉頭緊鎖。
現在清木大學流體力學實驗室基本上所有人員都參與到全國極端氣候成因分析與推演的課題中,從全國挑選的800多名35歲以下、極具創造力與幹勁的科研精英聯手,又有NS方程通解這樣的大殺器,使得這個課題的研究進展大大加快了。
尤其是秦克和寧青筠經常指導他們進行數學分析和建模、完善極端氣候理論,使得流體力學實驗室在氣候研究方面的整體實力直線上升。
雖然因為夏國氣象中心提供的氣候資料質量問題,使得成因分析方面未取得新的突破,但在極端氣候未來推演方面,流體力學實驗室已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水準,起碼連向來獨佔鰲頭的歐洲氣象中心科研團隊,都得經常向這邊“取經請教”。
此刻擺在秦克兩人在面前的報告,就是集結團隊之力,得出的最近半年內極端氣候的預測結果。
報告上寫著,從今年6月起,夏國就將以極快的速度進入到為期95天左右的極端高溫乾旱時期。這倒是在意料之中,去年第一代的極端氣候資料分析預測大模型裡,就專門針對高溫與乾旱的相關引數進行過最佳化,準確率已能達到95%以上。
而為了避免出現去年四月時那般未能準確預測到持續降雨天氣的問題,從去年年底起到今年三月,秦克兩人一直在帶領流體力學實驗室的團隊新增降雨的影響因子,最佳化氣候資料分析預測大模型,並在今年三月初將之升級為“v2.0版”。
現在就是秦克手裡這些報告就是“夏國極端氣候資料分析預測大模型v2.0版(高溫、嚴寒、乾旱、暴雨四因子預警版)”生成的。
報告的預測結果顯示,今年4月初開始,夏國將會迎來極為嚴峻的“春汛”現象,全國多數省份、尤其是北方大多數地區,都會因為春季氣候轉暖冰雪融化,疊加來自西伯利亞的異常寒潮南下產生的冷暖氣流混亂交替,將出現持續一個月左右的降雨,部分地區甚至可能出現超強暴雨災害,到時夏國超過70%的地區將面臨洪澇災害的威脅。
這可比去年四月時那場連綿了近一個月的春雨要嚴重得多,起碼那時也只是差點釀成洪澇災害而已,而這次卻是有非常大的機率出現大範圍的洪澇災害。
寧青筠憂心忡忡道:“這氣候變化得越來越極端,從洪澇到乾旱的切換,不過也就一個月左右。”
“是啊,而且在接下來三年裡,這個趨勢還會不斷加劇。”秦克將手裡的報告放下:“走,我們先去親自檢查核實一遍這份報告的推演過程。”
他倒不是信不過手下親自帶出來的研究團隊,只是事關重大,必須再三確認。
一旦確定了這次的春汛預測結果,那夏國就要迅速開始應對措施了,雖然近一年多來夏國興修水利灌溉裝置、疏浚河道、建造水庫、強化水源管理等防災應對的行動就沒停止過,但更多是為了應對乾旱與雪災,像是修水庫的計劃,很多的完工期都壓到了5月左右。
如果真要迎來大降雨,那就必須馬上調整計劃,優先在4月初前完成全部的水庫修建,以便於利用這次的大降雨來積蓄淡水資源,也能減輕洪峰的壓力,此外堤壩的加固、以及“J92防波堤”的推廣也必須加緊,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洪澇災害造成的生命財產損失。
而相對的,其餘配置滴灌裝置、噴灌裝置、抗旱保水劑、防曬網等種種技術抗旱的推廣實施就要延後。
抗災計劃的變更可以說是牽一髮而動全身,不到秦克不以最嚴謹的態度來對待。
秦克和寧青筠花了近兩天時間,親自檢查過整個“夏國極端氣候資料分析預測大模型v2.0版(高溫、嚴寒、乾旱、暴雨四因子預警版)”及匯入的微光經過處理的龐大氣候資料,確定無誤後,便馬上聯絡了“夏國極端氣候災害應對指揮中心”的主任沈雲章,召開遠端會議。
很快,“夏國極端氣候災害應對指揮中心”便迅速釋出了最新的防災應對方案。
“根據夏國極端氣候災害應對指揮中心技術總顧問秦克院士和寧青筠院士團隊的預測,我國在今年4月7日開始,將會出現大範圍的強降雨極端天氣。”
“本次強降雨過程持續時間長、影響範圍廣、降雨量大、附加災害種類多,極可能會造成洪澇、山洪暴發、內澇等,對交通、供電、通訊、城市執行、能源供應等影響較大……”
“鐵路、高速公路、機場等管理部門務必加強道路安全管理,防範降雨造成的道路溼滑、局地地質災害風險;供水、供電、供氣、通訊等部門要做好應急搶修的準備;請各地提前做好物資調配,防範洪水,並及時疏通清理城市內的積水;教育部門合理安排教學活動;城市管理部門做好安全執行保障工作……”
“考慮到強降雨極可能伴隨著大風雷電,城市及農村內各類建築工棚、臨時搭建物、危舊房屋務必做好防風、防雨、防雷和加固工作,各管理部門必須加大巡查力度,避免垮塌……”
“持續的降雨將會造成城市道路溼滑、水淹、能見度較差,還會帶來降溫,體感溫度低,請市民外出注意安全,在淋雨後注意及時更換乾爽衣衫,預防感冒,老年人要注意防範心腦血管及呼吸系統等疾病的發生……”
對由技術總顧問秦克院士、寧青筠院士釋出的即將到來的“春汛”以及暴雨洪澇災害預警,舉國上下無人敢忽視,尤其是經歷過去年極端炎熱乾旱的夏天后,這兩位年輕院士在國民心中的威望之高,幾乎達到了科學家所能達到的巔峰。
於是全國各地都動員忙碌起來,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只為避免讓生活的家園遭受洪澇的侵襲,堤壩之上到處是檢查的專家和技術人員。
由段永恭院士團隊研究出來、經過秦克寧青筠對其中的框架材質進行了二次強化的“J92防波堤”及“J93防波堤”方案憑著成本低、搭建快、牢固性強的優點,迅速成為了無數縣區改造舊河堤的首先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