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木大學流體力學實驗室的人才選拔,分為筆試和麵試兩個階段,筆試會根據報名者的專業及擬報考職業來出題,考核的是報名者是否具備博士及以上的專業知識。

面試自然就是考驗具體的專案經驗及綜合能力。

筆試用的還是原本秦克寧青筠招錄研究生時的網站,各個專業的題庫早就在這兩個月內準備好了。

筆試時間是週六早上的9:00至11:30,為什麼選擇這個時間點?因為多數報名者都是有原本工作在身的,週六早上是最不麻煩報名者的時段。

對此網上好評如潮,紛紛盛讚秦院士寧院士體恤民情。

但也有不少研究機構聞訊後採取了一些騷操作,比如要求全體35歲以下的研究人員,在週六當天回去進行培訓學習,不許請假,為的就是不讓人才流失。

筆試都參加不了,我看你們還怎麼走人。

邱孝傑所在的氣象氣候災害防治研究院也不例外,而且更狠,在週六當天召開全體人員大會,用於表彰和評定去年的工作績效——這可是關係到去年的獎金能拿多少——還說明了任何情況都不得請假,凡請假者一律按去年工作不稱職評定,獎金取消。

對於研究人員來說,平時的工資只佔到全年收入的三分之二左右,獎金才是大頭,直接佔到三分之一,少了這一塊,相當於四個月白打工了。

大夥兒都心知肚明,獎金還算是身外之物,得罪了院裡的領導才是最嚴重的後果,院裡的態度就擺在這,就是不許去參加清木大學流體力學實驗室的選拔筆試,誰敢忤逆院裡的旨意,一意孤行,差不多就是自己選擇了從研究院裡滾蛋。

如果能透過選拔、進入到清木大學流體力學實驗室工作還好,萬一失敗了呢?那還有哪裡能找到像研究院這樣工資不錯還可以混日子的鐵飯碗?

何況從網上的調查可以推測出,這次報名去應聘的人數超過了20萬,最終的名額卻不到400個,2%不到的透過比例,讓那些沒信心的人更是心裡打起了退堂鼓。

算了算了,不值得也沒必要冒險吧?

但終究還是有人敢於邁出這一步。

“邱孝傑請假了?理由是去參加去參加清木大學流體力學實驗室的選拔筆試?”副院長何福源眼角直跳動,這是他暴怒的前兆。

秘書連大氣都不敢透:“是的,他提交的休假申請單就是這樣寫的。”

“大逆不道!”何福源一拍桌子,怒道:“一會的大會上直接以邱孝傑為工作不負責任、翫忽職守的典型代表進行公開批評,他去年的全體考核為最低等,停發獎金,五年內不得參與任何年度優秀評定!”

秘書唯唯諾諾,知道何副院長這是要殺雞儆猴了。

同時秘書也在心裡暗歎,邱孝傑啊,你這傢伙的腦袋是不是被驢踢了?哪怕你透過了流體力學實驗室的考試,這邊不放檔案,或者給你最差的評定,你到了新的研究機構能得到什麼重用嗎?

……

邱孝傑根本就不在意院裡的態度了,他已抱著破釜沉舟的決心來參加流體力學實驗室的選拔考試,哪怕全力以赴後依然未能成功,他也不留遺憾,頂多算是知道自己的水平還不夠罷了。到時他會辭職,到南方發展。

為的只是不想自己成為泡在溫水裡的青蛙,更不想自己人生中最寶貴的十年科研歲月就這樣虛度!

這是秦院士那封認真的回信給他的勇氣!

為期兩個半小時的筆試在邱孝傑的全神貫注中順利地度過了。筆試分判斷題和不定項選擇題,判斷題共有70道,每題都是1分值,滿分70分,佔總分的70%,如果判斷題的分數低於42分,筆試自動結束,無法進入選擇題部分。

這樣大的題量卻必須在一個半小時的時間內完成,難度很高。

顯然這就是第一重的篩選。

邱孝傑的判斷題完成得非常不錯,拿到了70分,相當於70道判斷題他全部做對了!

第二部分的不定項選擇題更難,多選漏選錯選均不得分,每題2分,一共15道題。

邱孝傑提交了試卷後,網頁上馬上顯示最終的得分為98分。

下面還有出錯的題目正確答案及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