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章 距離數學之神的等級越來越近了(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些天秦克和寧青筠休假了,但休假前制訂的研究任務和學習任務,匡松林和夥伴依然未全部完成——厄爾尼諾的研究絕不是成功預測到它出現後就宣佈結束了,光是厄爾尼諾與後續的高溫乾旱之間的關聯就還有很多細節未完全弄清楚,這些都是要花無數精力投入其中的。
他們付出的汗水與努力,都會轉化為了兩位院士最佳化後的預測模型裡的養份,為進一步推演推測厄爾尼諾對全球氣候的影響作出貢獻。
除此之外,他們還得透過研究這個預測模型來提高自己的水平,以在團隊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一個研究人員揉著太陽穴苦笑道:“實在太難理解了,這個由秦院士寧院士親自最佳化過後的厄爾尼諾預測模型,較之我們之前那個版本,簡直複雜深奧了十倍不止,我幾乎是親眼看著兩位院士怎麼最佳化它的,可依然有很多無法弄懂之處。”作為一個數學建模方面的數學博士,他深切地感受到了什麼叫“高山仰止”。
匡松林也語帶感慨道:“是啊。所以我們的那個版本,只能預測到六月時有30%的機率出現厄爾尼諾現象,而秦院士他們最佳化後的版本,卻能準確地預測出在5月17日中午會有超過95%的機率出現厄爾尼諾現象。這就是差距。想進步就好好努力研究,這個預測模型可是重大機密,如果我們不是身在這個團隊裡,哪有這樣接觸到它、深入學習的機會?”
匡松林不太擅長數學,他主要是負責模擬實驗以及實驗報告編寫,但也會為團隊裡的數學博士們進行數學建模提供氣象學理論知識方面的助力。
眾人正交談間,忽然有人在辦公室外敲門,還喊著匡松林的名字。
匡松林聽出是鄧兆亮、何慶國等湍流小組的同事,便隨手關掉了大螢幕,才過去開門。
一見著匡松林,鄧兆亮便既激動又羨慕地給了他的肩膀一拳:“老匡,今晚你得請吃飯了!”
自從秦克“正式入主”流體力學實驗室後,這裡的工作氛圍便少了幾分嚴肅,多了幾分活潑,匡松林平時與鄧兆亮等人關係都不錯,說話自然也不用客氣,他沒好氣道:“今晚我們還要加班呢。再說了我為什麼要請吃飯?”
旁邊的何慶國驚訝道:“啊?匡博士你該不會還不知道吧?秦院士在他剛剛投稿到《自然》的那篇厄爾尼諾預測論文裡將你列為了並列一作,你們團隊裡其餘人全部都列為二作!《自然》的一作啊,而且是與秦院士寧院士的名字列在一起!剛才網上已有好多人在打聽你的來歷了,你可謂是一舉成名了,今年你鐵定能評上六級副研究員了!這樣的大喜訊你還能不請吃飯?”
論文的一作?我?匡松林怔住了。這次能成功預測到厄爾尼諾現象,他和團隊的成員固然出了不少力氣,尤其是在模擬實驗方面,幾乎是他一力挑起了擔子,但最關鍵的預測模型最佳化可是秦院士寧院士親自完成的!
裡面的全部新因子,也是兩位院士親自帶隊進行海量的資料分析後得出來的結論。
他匡松林怎麼有資格列到一作裡?
但不得不說,論文的一作對於科研工作者來說太重要了,評職稱、提高學術地位都得靠它,尤其這還是《自然》裡的論文一作!
匡松林又驚又喜又惶恐又不敢置信,愣在當場。
鄧兆亮倒能理解匡松林此時的心情,當初秦克在PRL的論文裡列了他為二作,也讓他高興壞了。
此時鄧兆亮拍了匡松林一下,笑道:“老匡啊,別傻眼了,這是秦院士對你工作的認可,你就老實收下這份認可吧,真感激,就用更好的工作態度、更高的工作熱度來回報他。”
匡松林好會兒才回過神,他難掩臉上的激動,用力地點著頭。而身後,厄爾尼諾小組的團隊成員們聽到全體人員都列為二作,同樣歡欣激動,比發了獎金還興奮。
那可是國際最頂級的學術期刊二作啊!比國核心心期刊的一作還要厲害得多!
尤其是看到其餘課題組的同事們向他們這投來的崇拜羨慕目光,又怎一個爽字了得!
一時間人人興高采烈,士氣大漲。
……
秦克在樓下陪寧青筠及兩個小寶寶只玩了半個小時,便灰溜溜地回房間沖澡了——自然是他那兩個小寶貝又在換尿不溼時往他身上貢獻了新鮮的童子尿。
沖澡換過乾爽的衣服,秦克到陽臺活動一下手腳,順便看看系統介面的工作列。
目前除了“【主線任務】學神拯救世界關鍵主線任務之請拯救世界吧”外,秦克還有四個支線任務未完成。
第一個任務是“請解決人類的淡水危機吧”,這個任務的目標是解決人類的淡水資源危機,現在基本上完成了三分之二。
第二個任務是“請繼續獲取科學之巔的榮譽吧”,這個任務應該是系統想不斷提升他在世界科研界的影響力而設立的,任務進度是5/10。
第三個任務是“請繼續攻克更多的千禧年數學難題吧”,這個任務可以提升全世界的理科基礎能力,加速將來“全球極端天氣成因分析及未來推演”課題研究進度,目前已完成了NS方程與楊米爾斯方程相關的兩個千禧年數學難題,下一個目標是霍奇猜想。
第四個任務是“是時候吹響終結矽基晶片的號角了”,這個任務估計是為了提高全球的晶片科技,促進晶片運算能力的躍升,為將來全球氣候資料分析運算提供更大的算力支撐,提高尋找到異常氣候真正成因的機率,也能不斷地提升微光的效能,加速微光的升級。
目前師兄許清巖那邊的“晶片材料團隊”還在穩步推進,在他的遠端指導下,得益於全體研究人員的努力、南大晶片技術研究所的全力配合,“碳晶複合奈米材料”的研究進度比想像中要快,一切順利的話很可能在今年年底就能出成果。而青檸量子計算實驗室同樣在加緊研究成本更低、更便於大規模生產推廣的拓撲超導材料,估計也差不多在年底有成果。
秦克思考了片刻,還是決定繼續按照原本的計劃,在帶隊研究尋找氣候異變根源的同時,逐一完成系統釋出的這些支線任務,畢竟有任務的獎勵拿。
秦克對於任務獎勵裡提及的黑科技禮包充滿了興趣與期盼。
他又看了眼數學等級。
“數學等級:宗師級,下一等級:數學之神級,升級進度:50177/100000”
得益於破解了“楊米爾斯存在性和質量間隙”的成果已得到了國際數學界的承認,“成績使我進步”功能又額外獎勵了他10000點的數學積分,距離數學之神的等級越來越近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