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九章 成功還是失敗?就在這一瞬間!(第2/2頁)
章節報錯
哪怕一眾航空公司的高管未必都認識這兩人,但只要有關注過網路,就能一眼認出這兩位看著還不到二十歲的年輕男生女生,正是世界當前最炙手可熱的頂尖數學家兼科學家,秦克院士和寧青筠院士。
明明兩人都只是穿著比較休閒的家居服,背景顯示似乎是在他家中的書房,但包括古德伯格教授在內,一百多名研究人員、外援專家們居然都齊齊起立,以帶著親近與尊敬的口吻,用英語打招呼道:“秦院士好,寧院士好。”
這讓一眾高管們再次聳然動容,科學家只會認同實力水平比自己強的科學家,而不會因為對方的名望、獎項加身就盲目尊敬,尤其是在國籍、膚色都有著巨大差異的情況下。
能在短短十天不到就能獲得如此高的認可度,這兩位年輕的夏國科學家當真如此了得?
眾高管不由對接下來的會議成果多了幾分的信心與好奇。
“大家好。”影片裡的秦克和寧青筠也起身回禮,隨即便直入正題:“古德伯格教授,軟體系統是否已完成介面的連線?”
“是的,剛才測試了一下,可以順利採集到我們氣象系統的實時資料了。”
“好,那就開始試執行吧。”
古德伯格教授點點頭,馬上讓工作人員共享安裝了名為“歐洲高空極端異常氣流預警及航班規避路線系統v1.0版”軟體系統的超算螢幕。
是的,因為涉及的資料量太大,需要用到的算力極強,最終經過團隊商議後,決定採用氣象中心的超算來安裝執行這個軟體系統,為此秦克還特意修改了程式,使之可以在超算上執行。
眾人看到工作人員點選了“開始執行”的按鈕,都下意識地屏住了呼吸,有緊張者甚至捏緊了拳頭。
因為時間太緊張了,整個軟體系統的開發都是基於原本的歷史資料,從未進行過實時資料測試,而且也是第一次執行在超算上,會不會報BUG、會不會有什麼意外導致執行失敗,大夥兒心裡都沒底。
一百多人在近十天裡幾乎通宵達旦、付出的努力與汗水,都必須經歷這一刻的驗證。
但此刻所有的工作都已完成,剩下的就只有等候。
秦克與寧青筠雖然極有信心,此時手心也稍稍沁出了汗珠。
眾人緊緊盯住螢幕上,明明只能看到無數的資料流正在極速閃動,可眾人卻彷彿看到了一條條資料正在化為一股洪流,沿著複雜無比、精細無比的數學模型,代入到一條條艱澀難懂的數學算式之中,不斷得出答案,又代入到新的算式之中。
物理、數學、計算機……三個學科在這一刻緊密地聯接在了一起,向著共同的推演目標進發。
因為實時接收的資料量實在太大,加上資料傳輸及初始化也需要時間,軟體系統執行了將近30秒鐘,才提示進入到全自動執行模式,並顯示出整個歐洲的空域地圖。
“程式一切正常,目前正在監測歐洲空域的氣流變化,將會在5分鐘內陸續完成整個歐洲的高空極端異常氣流災害推演及預警……”
看到螢幕上顯示的這一行英文提示,眾人在短暫的沉默後,爆發出了激動的歡呼聲。
軟體系統順利執行,起碼他們的第一步走成了!
哪怕要到五分鐘後,才會知道這套預警系統是否真正生效,但這並不妨礙眾研究人員的激動歡呼!
因為這是第一次未經測試就投入實戰,並取得了成功!其意義相當於光看著圖紙製造了一架飛機,而且未經風洞試驗便直接試飛成功!
這又怎能不讓一直懸著心臟、緊張至極的眾人大受具鼓舞作用?
一眾研究人員更是從中看到了秦克和寧青筠這兩位總指揮對這個專案的強大架御能力!
如此艱難的第一步都成功了,後面的成功機率無疑極大!
就在眾人紛紛露出了笑容之時,軟體系統的介面忽然彈出了一條預警資訊:
“紅色災害預警提示!紅色災害預警提示!根據實時資料推演,座標為北緯50°32′—東經0.3°11′,將有97%的機率在27分鐘後出現危險程度為8級的高空極端異常氣流,波及高度為19500英尺到27000英尺之間,橫面半徑約16500英尺!”
眾人盡皆色變。
月底繼續跪求月票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