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四章 我們真的很需要你們夫妻倆的幫助!(第2/2頁)
章節報錯
眾人都覺得難度很高,連霍蘭德教授都不吭聲了。
秦克和寧青筠早不是普通的夏國高校教授了,此刻他們手握兩座諾獎以及一座菲獎,已是世界最頂級的大科學家,大衛·古德伯格教授雖然名滿天下,但憑他的面子,怕真未必能請得動這兩尊大神。
霍蘭德教授弱弱道:“實在不行只能聯絡世界氣象組織(WMO),請他們出面協調……”
忽然有個教授突兀地出聲道:“不,我覺得邀請他們的成功機率還是很大的。”
眾人驚訝看去,見是一直沒怎麼發過言的布洛瓦教授。
布洛瓦教授舉起了手機,臉上露出興奮的神色:“我剛看到了一條新聞,就在不久前,諾獎頒獎典禮結束後的記者採訪會上,秦克院士表示正在研究極端異常天氣現象,並很樂意就這個科研方向與世界各國的學者進行合作交流。”
眾人一怔,隨即紛紛掏出手機檢視。
果然看到了各個新聞網站上全是有關秦克和寧青筠的新聞,其中最新的訊息就是——《夏國的秦克院士答記者問》。
看罷新聞,大衛·古德伯格教授精神一振,信心大增,對眾人道:“我提議,將秦克院士、寧青筠院士的合作邀請作為當前最優先項處理,只要他們答應合作,合作方式、報酬均可以以他們的要求為準,進行二次磋商,如何?”
所有人的手都舉了起來。
大衛·古德伯格教授轉頭對秘書道:“馬上安排一下,與夏國的秦克院士、寧青筠院進行聯絡,然後安排最快的機票,我要飛瑞典一趟,親自邀請他們!”
……
面對歐洲氣象中心的聯絡,以及首席科學家大衛·古德伯格教授的親自邀請,秦克有些意外,但還是很爽快就答應了下來,甚至沒要求什麼物質方面的報酬,只是提出,希望與歐洲氣象中心達成戰略合作伙伴關係,在共同應對全球氣候異變的科研工作上進行資訊互通、資料共享。
大衛·古德伯格教授花了兩天時間與各成員國的交涉,最終答應了秦克的全部要求。
根據雙方約定,秦克、寧青筠將會獲得歐洲氣象中心特聘技術總顧問的職位,合作方式為遠端合作,秦克、寧青筠兩人不需要到歐洲氣象中心的鷹國總部報到,雙方只透過定期的郵件、視訊會議進行交流,歐洲氣象中心所有與極端異常天氣相關的資料將對秦克二人開放,並允許兩人用於非商業用途的科研工作之中。
——後面這條約定才是無價之寶,歐洲氣象中心成立超過五十年,龐大的資料量本身就是巨大的寶藏,哪怕只是對兩人開放與極端異常天氣相關的資料,也極為難得了。
如果不是剛好遇到這樣的大難關需要請求秦克和寧青筠出力,歐洲各成員國也不可能授權歐洲氣象中心答應這樣的條件。
臨別時,大衛·古德伯格教授用力地與秦克握了握手,鄭重道:“秦院士,非常歡迎賢夫妻加入我們歐洲氣象中心!本不該在這樣你們長途奔波勞累、且剛剛拿到諾獎的重要時刻打擾伱們,但我們真的很需要你們的幫助。目前我們面臨的情況非常惡劣,留給我們的時間很短,只有不到二十天了,如果算上後續的程式更新開發時間,無論是基於目前的氣象預測模型進行二次最佳化,還是重新開發新的氣象預測模型,我們都希望能在這個月25日前完成。在這期間,包括我在內,歐洲氣象中心所有人力物力,都聽從你們的調遣!”
古德伯格教授會讓出這樣大的權力,一方面是因為實在束手無策、被逼到了絕境,不管秦克和寧青筠能不能真的解決這個問題,他也只能死馬當活馬來治了。
畢竟放眼世界,已挑不出能比眼前這兩個年輕的夏國科學院更精通流體力學和數學的物理學家了。與其再浪費時間想方設法去邀請米國或者日國的頂尖學者,不如將所有的寶都押到秦克和寧青筠這兩位爽快答應了邀約的諾獎得主身上。
到時實在解決不了,他也可以向歐洲民眾有個交待了——看,這是連兩位最頂尖的諾獎得主也無法解決的難題,我們也實在是有心無力。
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寧青筠作的極端氣象災害報告讓古德伯格教授看到了“希望”。
在諾貝爾獎頒獎典禮結束後的第二天,是諾獎得主的自由報告會,由每位諾獎得主花一個小時,介紹下近期的工作重心,以及未來的計劃等,進一步提升其學術影響力。
秦克和寧青筠自然也上臺作了報告。
二人的報告內容比較接近,只是側重點不一樣。
寧青筠主要講述極端氣象研究的課題內容及目前的初步成果,而秦克重點講述的是海水鹹水淡化淨化的課題內容。
這兩個都是兩人共同作為課題發起人與責任人的專案,由於事先已在記者會里公開過,此次的報告內容並沒有引起太大的轟動,多數人都只是覺得兩位頂尖的科學家轉向這樣“接地氣”的方向有點奇怪罷了。
真正重視兩人報告的是古德伯格教授及歐洲氣象中心的一眾專家們。
正是寧青筠在這次報告裡顯示出來的對氣象學的熟悉、對流體力學的運用自如、對極端氣象的豐富研究經驗,讓歐洲氣象中心的以古德伯格教授為首的一眾專家教授們下定了決心,將這次“歐洲高空極端異常氣流災害應對”行動的全部權力移交給秦克和寧青筠這對強大的組合,以期帶來不一樣的變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