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五章 意外,解散,終止,以及,接手繼續!(第2/2頁)
章節報錯
最近這一個多月來,每次好不容易排期拿到實驗裝置,科佩特教授更是不聽秦克的健康勸告,每次都瘋了般帶隊通宵熬夜做實驗,以儘快取得更多的資料,讓秦克、寧青筠能進一步最佳化數學模型,爭取在今年九月時能基本上形成一套相對完善的拓撲量子計算理論體系。
但沒想到,科佩特教授因為太過辛勞和身體裡的隱疾,最終倒在了黎明前的黑暗之中!
秦克搖頭輕嘆,他與科佩特教授除了研究工作外就沒什麼往來,算不上是好朋友,但也算是合作伙伴,對於這個雄心勃勃、滿懷壯志又極有專業水平的得國老教授,還是頗為敬佩的,此時聽聞這個噩耗,又怎會不難過?
對於一個醉心科學研究的老教授而言,這樣全身癱瘓倒在床上,怕是比失去生命更難受的事。
“哈羅德,科佩特教授住院接受治療的醫院名稱告訴我一聲,我會盡快動身來一趟得國。”最終秦克只能說出這麼一句。
五天後,秦克與寧青筠在陳明、陳蘭等人的陪同保護下,飛了趟得國,來到了科佩特教授目前接受治療的醫院。
兩人來到病房時,科佩特教授還在睡覺,只能看到他雙目緊閉,臉色蒼白,整個人都明顯失去了光采,臉龐也消瘦得嚇人。
寧青筠眼圈兒都紅了,這個善良的女孩咬著紅唇,用力地握著秦克的手,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秦克的心情也很沉重。這些天他不時與哈羅德聯絡,知道經過醫生們幾天的全力治療,科佩特教授已經勉強恢復了一些說話能力,但基本上終身都離不開輪椅了,而且哪怕想從躺病床恢復到坐輪椅階段,也需要漫長的復健練習才有可能做到。
而科佩特教授的科研團隊也不得不面臨解散的困境。在得國的大學裡,每個科研團隊都是由學術帶頭人發起的,一旦學術帶頭人不在了,基本上就難逃解散或者併入其他研究團隊的結局。
而科佩特團隊目前暫時還未收到相關的解散通知,大概是慕尼黑大學顧忌到這個團隊裡有兩個外國的菲爾茲獎得主,又是跨國合作課題,處理起來比較謹慎。
最明顯的證據就是,當秦克帶著寧青筠走進近病房時,事先早已得到通知的慕尼黑大學副校長約阿希姆·胡伯早已在門口的長椅上等著,還陪同著兩人進入病房探望科佩特教授。
因為科佩特教授還在睡覺,秦克等人也沒打擾他休息,便一起退出了病房。
約阿希姆·胡伯客氣道:“秦教授,寧教授,我們到外面走走?”秦克已猜到他想說的話題了,怕是與科佩特教授的團隊解散有關。
果然,約阿希姆·胡伯到了醫院的偏靜處時,便開門見山道:“秦教授,寧教授,很遺憾地通知你們,因為科佩特教授的身體狀況已無法支撐團隊的研究工作,經我們學校方面慎重的考慮,決定即日起解散科佩特教授的研究團隊,原本進行著的研究課題,也會正式終止。”他見秦克沒說話,又嘆息道:“我知道你們為這個課題付出了許多心血,科佩特教授甚至為了完成這個課題遭遇到這樣不幸的事,但據我們最新的訊息,加州大學的約翰·克勞澤教授團隊很可能會在今年內、在相近方向的科研課題上取得重大突破,而科佩特教授的團隊在這個課題上落後太多,現在又缺乏能頂得上來的學術帶頭人,實在沒必要再繼續進行下去,這隻會浪費時間精力以及經費罷了。”秦克默默點頭,他能理解慕尼黑大學的決定。
學術上有時就是這樣殘酷,相同方向或者相近方向的理論研究,一旦有一方率先完成,其餘團隊的研究成果將會變得失去意義。
就像秦克證明了黎曼猜想,世界上不知道多少數學家的心血化為白紙一樣。
科佩特教授進行的
“拓撲量子計算”課題,同樣是更偏向理論層面的課題,而非實用科學層面的,它不涉及專利技術,一旦已有人提出了相近的、很優秀的理論成果,除非科佩特教授能提出有較大差異性且更優秀的成果,不然繼續下去只會白費力氣,頂多只能驗證別人的成果是正確的,為他人的榮耀添磚加瓦。
而秦克與寧青筠畢竟是外國學者,又不會來慕尼黑大學任教,慕尼黑大學自然不可能將屬於本校的課題負責人身份掛到他們身上。
綜合考慮過後,直接終止這個課題、解散科佩特教授的研究團隊,就成了最優的止損方案了。
“秦教授,我也知道,這個課題與洪堡研究獎規定的跨國合作合約有關,我們學校願意出具‘優異’評價的結題報告,並幫您遞交到洪堡基金會,這樣您就算是履行了與洪堡基金會之間的約定。當然,我們也很歡迎您和寧教授繼續參與我校的其他課題,我們學校很樂意在目前進行著的任何一個數學、物理方面的課題,與兩位進行深入的合作。”秦克搖搖頭,他現在真沒什麼想和慕尼黑大學合作的意願,這樣的跨國合作還是不太方便,秦克更不願意再像這樣把課題的命運交給別人來掌控,他婉拒道:“謝謝胡伯先生,只是很抱歉,暫時我們沒想與科佩特教授之外的學者進行合作。”
“那真是遺憾。如果你們改變了主意,可以隨時聯絡我,這是我的名片。”約阿希姆·胡伯身為慕尼黑大學的副校長,也是大忙人,抽出這麼長時間來等候和陪同秦克二人說話,親自作出解釋,實在已算是很給這兩個菲爾茲獎得主的面子了,此時談話結束,便友好地與秦克再次握手告別。
秦克與寧青筠沒馬上返回科佩特教授的病房,而是繼續在醫院外的廣場裡散步。
現在正是八月中旬,較之此時正炎熱異常的夏國京城,得國慕尼黑市也就20攝氏度左右,氣溫很是舒適,頭頂上的陽光暖洋洋地灑下,廣場裡還能看到流浪的音樂人在彈琴吟唱,有小孩子拉著氣球在奔跑玩耍,還有幾對情侶蹲下來喂廣場上的白鴿。
這陽光明媚、生活安寧的異國他鄉景緻,讓兩人原本有些灰暗的心情恢復了不少。
寧青筠握緊了秦克的手,有些不甘心道:“這個拓撲量子計算的課題就這樣結束了嗎?”她對量子力學的鑽研不算很深,但這個課題她也是從去年三月就一直跟到現在的,為了更好的最佳化數學模型,她和秦克都付出了無數的心血,也花了很多時間精力來學習相關的理論。
現在忽然就要終止這個課題,讓她有種心血付諸東流的惋惜感。再想到還在病房裡躺著的科佩特教授,少女更有種集體心血花為烏有的難過與悲傷。
“不會就這樣結束的。”秦克停下腳步,抬頭看著一隻振翅高飛的白鴿,語氣堅定道:“無論是為了科佩特教授,還是為了我們自己付出的心血,這個課題我們都會繼續下去。不過不會再在得國了,我打算改到國內進行下去!”
“我們自己進行下去?”寧青筠有些驚訝地問道。
“對。你還記得我們與慕尼黑大學簽過的補充協議不?”
“補充協議……”寧青筠的眸子裡重新燃起了亮光。這個
“拓撲量子計算”課題是跨國合作的理論課題,根據最初簽訂的協議,課題的理論成果由代表慕尼黑大學的科佩特教授,與秦克共同分享。
但後來科佩特教授意識到秦克與寧青筠的數學建模對於團隊的重要作用,為了讓兩人有更好的合作意願、投入更多精力到這個合作課題上,他又徵得學校同意後,代表慕尼黑大學,與秦克、寧青筠一起簽訂了一份補充協議。
根據這份補充協議,課題的理論成果將來形成論文後,第一作者依次為羅傑·科佩特、秦克、寧青筠,成果也將由三人共享。
現在慕尼黑大學解散科佩特教授的團隊、終止這個課題,即相當於自動放棄了相關的權利,從理論上來說,秦克與寧青筠可以拿著團隊目前的全部研究成果,自行繼續這個研究。
不過目前秦克手裡的資料並不完善,課題的完整資料在科佩特教授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