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主任郭維陽院士見到兩人頓時露出了親切的笑容,他放下茶杯,開玩笑道:“小秦、小寧,你們兩個做得不錯,原本以為你們只是用來應付老薑期末考試的論文,居然直接就發表在prl上了,哈哈哈,老薑,你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姜為先對老朋友的調侃充耳不聞,對兩人道:“你們準備一下,週五進行碩士學位的論文答辯,就用這篇發表在rpl上的論文。”

秦克與寧青筠早有心理準備,當下應道:“是。”

旁邊的郭維陽院士又搖頭嘆道:“老薑啊,當你的弟子太不容易了,換了別人,這樣的論文都夠博士畢業然後評個副教授了,你才給個碩士學位。”

“你別整天捧著他們。”姜為先澹澹道:“學習是永無止境的,他們在理論方面確實很強了,但在實驗方面的經驗還是不足,想要當一個真正的物理學家,離不開實驗與實踐,哪怕將來不必他們親自做實驗,如果不瞭解所有細節,也沒法子設計出合理的實驗方案來。秦克,寧青筠,今年我會盡可能地抽出時間,親自帶著你們做實驗,以及到各地走走,多做實踐,你們會比去年還要辛苦得多,有沒有問題?”

秦克二人心裡感激,老院士培育他們成才的一番苦心,他們又怎會不理解?當下認真道:“一切聽從您的吩咐,我們沒任何問題。”

原本打趣著的郭維陽院士先是給秦克和寧青筠各倒了一杯紅茶,然後起拍了拍秦克的肩膀笑道:“老薑對你們嚴格是對的,別人想培養的是物理人才,他想培養的,卻是真正的物理學家,未來的物理院士。好了,不打擾你們師徒聊天了,我先走了。”

他揮揮手,便瀟灑地走了。

姜為先示意秦克和寧青筠先喝茶,待得兩人都喝過紅茶,神色放鬆些後,才低聲道:“你們最近辦的事很好,作業系統關係到國家未來科技發展的基石,必須牢牢握在自己手裡。”

見秦克與寧青筠露出訝色,姜為先嘴角露出一絲笑意:“你倆是我的弟子,有些事上頭自然會和我說的,而且他們還在想託我問問,你倆是願意走資訊學方向,還是繼續走物理方向。如果是前者,你們可以直接獲得資訊學方向的博士學位以及教授職稱,若是走物理方向,就只能按著我的要求來,會比較嚴格。”

秦克毫不猶豫便答道:“姜老師,我希望繼續跟著您學習物理。”

寧青筠也點頭堅定道:“我也一樣。”

姜為先認真地看著兩人,再次確認道:“我是你們的物理老師,自然希望你們繼續學習物理。我始終認為,你們在物理方面的天賦,是絕不會比數學、資訊學遜色的。但這也要看你們的興趣與志向。當初你們還是高中生時,就研發出了第一個純國產作業系統,在資訊學方面的造詣與興趣顯然也是很大。現在國家也很需要這方面的人才,我不希望你們是因為我而選擇了一個不是最喜歡的方向。”

秦克拿起茶壺,給姜為先老院士滿上茶水,才笑道:“我們確實對資訊學有興趣,但對物理更感興趣,我們讀大學選擇物理專業,而不是資訊學專業,不就說明了我們的抉擇了嗎?至於所謂的國家需要,其實在資訊學方向現在夏國並不缺人才,這次的青檸作業系統事件,說到底就是原始碼洩露導致的,這是人禍,或者說是管理方面的漏洞導致的,與技術本身無關。青檸作業系統v3.5的安全稽核機制原本是非常優秀的,它的弱點只是在於太過依賴原始碼的保密。”

他又順手給旁邊的寧青筠也滿上茶水,續道:“資訊學方向,我們現在只對晶片比較有興趣,但晶片也離不開物理電子、物理材料學,我們知道您在物理材料方向也是頂級水準,跟著您學習,是我們的福氣。”

姜為先聽得心裡舒服,他向來嚴肅的臉上也忍不住再次露出笑意:“難怪有人說你這嘴,哪怕走上仕途也會一片光明。既然你們已決定繼續跟著我學習物理,我自然會傾囊相授。對了,還有一件比較重要的事,我也要徵詢一下你倆的意願。”

“您說。”

“關於今年院士評選的事。”姜為先輕輕放下茶杯,臉上已恢復了嚴肅:“憑著你們在數學上取得的成績,以及最近這次的功績,只要願意參加院士評選,那當選數學院士基本上是板上釘釘的事。能當選院士,是名垂千古的好事,尤其是你倆才剛剛滿21歲,如果今年當選,你們將會是夏國有史以來最年輕的院士,估計以後也不會有人能超越你倆了。”

秦克與寧青筠都沒說話,只是認真地聽著老師的分析,他們知道老師是發自內心地希望他倆好,這些話比別人說出來的都是要中肯,都要有用。

果然,姜為先毫不藏私地繼續道:“當院士既是一個學者、一個科研工作者最高的身份榮譽,也擁有著很多的特權,工資待遇補貼這些就不提了,在醫療保健、住房用車方面,都能享受到優握的待遇,而且當上院士後,基本在學術上也會有極大的發言權,往往一句話能決定很多事情的走向,甚至能決定一些重大專案是實施還是取消。在學術課題上的經費,也有充足的保障,基本上不用為科研經費的問題頭疼。”

姜為先頓了頓,讓兩個弟子消化掉剛才的話,才續道:“但有權利就有義務,院士的義務,除了要繼續深入鑽研學問,促進科研事業的發展,為國培養人才外,還有很多無法推卻的事務。”

“比如參加科學院的學部活動、會議;比如在國家需要你提供專業的決策建議時,需要在第一時間提供詳細合理的建議;比如承接一些國家安排下來的,重要的課題研究工作,不管你對這項工作是否有興趣,都不能推卻,還必須做出成果;比如代表國家出席國際重要學術會議、陪同領匯出國參會並隨時提供諮詢回答服務等等,在有必要時,還要配合接待國際學術界來訪的貴賓。”

姜為先的話讓秦克與寧青筠都有點頭皮發麻。

其實他們也知道姜為先平時很忙的,除了各種課題研究外,還經常要出差參加各種會議——雖然很奇怪姜老師極少出國,但國內的重大會議幾乎都得去出席——此外還要帶博士生,培育人才等,幾乎忙得分不開身,也從沒見過姜老師有周末假期。

——他倆作為姜為先的弟子,在這實驗室也呆了半年,可見到姜為先的次數加起來都不到三十次。

現在秦克和寧青筠身為清木大學的在讀研究生,在學校的保護下,在楊伯伯、陳伯伯的呵護下,還有“任性”的權利,只要是不想參加的學術活動、邀請、採訪等,基本都能推掉大多數,也有非常自由的科研課題選擇權,週末還能輕鬆地出去約會,過甜蜜的二人世界。

可一旦當上了院士,還能保持這樣的學習、生活、科研自由嗎?

就像姜老師所說的,有權利就必然有義務。

院士的權利……說實話,以秦克和寧青筠此時的身家財產,會缺錢看病、買房買車?會缺少科研經費?會在意什麼工資待遇?甚至在一些重大事項上,楊伯伯與陳伯伯也不時會打電話來徵詢他倆的意見,他倆在無形中也有了對重大決策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