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光瀾教授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溫主編,你這是在說反話?秦克的論文並沒有給我看過,怎麼,他一次給你們投了五篇論文?不是一篇嗎?”

溫樹鵬聽他的語氣不像作假,不由疑惑道:“季教授,你是真沒看過?”

“是啊,秦克真寫得這麼好?”

“寫得非常好,實在不是像是一個高中生能寫出來的,就算是計算機系的研究生,也未必能寫出這樣水平的學術論文來。就是不確定技術方面能不能實現……既然這不是您指導的學生,您也沒看過他的論文,那這期雜誌的評審專家組,您要不要加入?”

聽溫樹鵬評價如此之高,季光瀾也被勾起了好奇心。

他對於溫樹鵬的計算機專業能力還是認可的,能當上這樣國內頂級核心期刊的主編,水平不會比名牌大學的計算機系教授差。

秦克的論文,一定有過人之處。

季光瀾點頭道:“行。我與他沒什麼需要避嫌的關係,我可以加入本期的評審專家組。”

一般學術期刊在經過責編的初審、主編的複審後,都會進入到專家組的評審環節。

這些專家組的規模有大有小,普通的小期刊養不起客席專家,也給不起太多的專家評審費,往往只會邀請一個外審專家進行評審。

像是發行量驚人的學術期刊,尤其是歷史悠久、財大氣粗,知名度高的頂級期刊,為了保證公平公正,除了自己聘請的客席專家外,還會邀請些同行的外審專家,組成請六人以上的專家組,一起評審。

《計算機創新研究與發展前瞻》向來以審稿要求高著稱,更要會邀請八個業內專家組團進行集體評審,只有其中六個以上專家簽名同意發表,才會最終過審、刊登出來。

……

秦克是週六晚上投的稿,週一中午就收到了來自《計算機創新研究與發展前瞻》編輯部的郵件,大意內容是你的五篇論文都已過了初審,即將進入專家評審環節,請您按以下指引,註冊登入我刊網站的投稿系統,並列印填寫《版權協議和學術真實性承諾》,列印簽名後掃描為pdf版本,一併上傳……

果然好快啊!這初審才半個工作日就有結果了!

秦克不由為《計算機創新研究與發展前瞻》點了個贊,對於論文過初審他並不意外,對於自己的論文質量他有絕對的信心。

很快他就按指引上傳了論文和協議的pdf版,然後再次一頭扎入到程式碼的編寫工作中。

這作業系統的開發工作量確實大得驚人,哪怕秦克有“虛擬科研實驗中心”,可以用遠遠超越現實的速度來寫程式碼,但程式碼不像寫作文,任何一個標點符號、字元的錯誤都會導致debug失敗,更別說一些邏輯上的小漏洞了。

不過讓秦克驚喜的是,自己在“虛擬科研實驗中心”寫程式碼,科技積分居然緩慢地提升!

這證明了系統認可這作業系統的鑽研與開發工作,都是科研範疇。

有這額外的好處,秦克更是碼得熱火朝天,幹勁十足。

……

在秦克正一步步地編寫著屬於他的作業系統之時,《計算機創新研究與發展前瞻》的評審專家組正在召開視訊會議。

《計算機創新研究與發展前瞻》雜誌社在澄海市,這次的評審專家組有四人是澄海當地大學的教授們,屬於雜誌社聘請的客席專家,此外還有包括季光瀾教授在內的四名外審專家(在其他省市的業內大牛)。

這些專家教授正一遍遍地仔細閱讀著秦克的五篇有關作業系統的論文。

作為一個安全攻方系統方面的專家,季光瀾對作業系統也有相當的研究,他很快就意識到這五篇論文的價值所在!

“這……這絕對是劃時代的天才構思!”

論文的整體思路、構想非常有新意,尤其是第五篇論文《以人工智慧為核心,以key模組規則編寫的作業系統硬體管理模組的例項研究》,那有關於人工智慧和“key”模組的詳細設計思路與清晰演算法,讓季光瀾幾乎要拍案叫絕。

雖然秦克沒給出具體的程式碼,設計思路與演算法具體落到實處尚且需要驗證與最佳化,但季光瀾認為,只要肯花時間金錢,組織個大型團隊,花上了五年左右的時間,應該可以做出一個具備最基礎功能模組的測試版本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