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萬眾矚目的數學比試,開始!(第2/2頁)
章節報錯
再看看秦克和寧青筠,都神色專注而平靜。
單馬尾少女一直在草稿上演算著,旁邊的秦克卻繼續在“錯拿”的正式答題紙上寫個不停。
現場的觀眾更是急得不行了,看又看不懂,更不知道到底哪怕佔優,忽然有人指了指手機,並在虛空中寫了個“b站”,眾人一怔,紛紛戴上耳機,開啟手機的b站app。
果然見首頁上最顯眼之處多了一張大大的宣傳圖片:
“本站特邀夏國數學界最有名的天才大學生、mit在讀數學專業博士生陳立成,現場解說秦克、寧青筠vs費爾南多等五個米國高中生的數學比試!”
大概怕學術圈外的觀眾不知道陳立成是誰,宣傳圖片裡還有陳立成的簡介:
“陳立成,數學天才,十二年前曾拿過imo金牌,就讀清北大學期間,取得過‘丘宗師數學競賽’包括個人全能金獎在內的四項個人金獎、兩項銀獎,並連續兩年獲得清木大學的特等獎學金,後免試保送mit攻讀碩士、博士學位,目前已取得mit數學專業的碩士學位,並將於明年完成博士學位的學業,回到清木大學任教。”
&nit,麻省理工學院!以理科聞名於世的最頂級學府!
無數人毫不猶豫便點了進去。
果然看到一個剪著短髮的青年人正在講解著當前的形勢:
“大家好,我是陳立成,很榮幸受邀講解這次倍受矚目的兩國高中生數學比試。費爾南多這些米國的高中生我是沒怎麼關注過,不過秦克我是比較熟悉的,我全程觀看過他上次在b站的學術直播,並與他進行過短暫交流,後來邀請他明年到清木大學加入我的研究團隊,可惜他當時婉拒了。但我對他是非常欣賞的。”
“好了,閒話不提,我們一起來看看現場的情況。經過剛才的熱身賽後,現在雙方正式進入到‘2vs5’的比試中,比試的規則很簡單,半個小時內,兩隊誰做出的題目最多,誰就能勝出,不過這裡要說明一下,按照國際慣例,一次不影響到最終結果的小錯誤,會判為增加10%的答題時間,超過三次小錯誤,或者一次大錯誤,那這題的答案就作廢。”
“大家再看看雙方各自出的五道題。米國這邊的題目難度係數非常高,大家應該都知道imo是分為day1和day2的,每天都是三道題,三個小時——當然,聽說今年的imo會進行改革,改為day1和day2都是五道題,而時限不變,難度係數無疑會大增——在這裡我們先按往年改革前的舊規則來分析。”
&no到底有多難呢?我粗略給個難度係數吧,不一定很準確。我們夏國的奧數國賽,今年改革後的難度係數在9左右,而去年imo的day1題目,難度係數在12左右,day2題目的難度係數在15左右。米國這邊剛才給秦克和寧青筠的五道題目,難度係數都在15左右,我猜這應該是米國imo特訓裡的難題題庫裡選出來的,他們一次出了五道最難的題目,看來是真的將秦克和寧青筠當成了勁敵。”
聽到難度係數達到15,無數收看他解說直播的觀眾們都傻眼了,哪怕再不懂奧數,這個顯淺的數字還是能聽得明白的。
今年奧數國賽的難度才9左右,現在這五個米國高中生出的題目難度幾乎翻倍了!
有沒有搞錯,太不要臉了吧?連出五道這樣的大題?要知道放在imo裡,也得一個小時一題啊,這區區半個小時,哪可能做得出來?
就算秦克重新整理了國賽的歷史紀錄,可面對這樣五道難題,怕也束手無策吧?
有觀眾立時焦急留言問道:“那秦克給米國學生們的題目呢?難不難?”
陳立成回答道:“秦克這邊的五道題,我剛才看了下,難度係數肯定沒這麼誇張,大概有三道難度係數在13左右,比day1略難,另外兩道的難度係數都是15左右。這些題目相當精巧,倒是不知道秦克從哪裡弄來的,剛才我查了下網上,沒看到類似的題目。如果是他自己出的,那就相當了不起了。”
觀眾們卻沒什麼心思管陳立成後面的評論了,聽到難度係數不一樣,比米國高中生提供的題目難度要低一點,都急了起來。
原本2vs5就處於人數的劣勢了,現在己方要做的題目比對方要做的題目還稍難一點點——雖然只是一點點,但無疑也會進一步拉開雙方的優勢與劣勢對比。
卻忽然有人提問了:“嗯?陳大神,不對啊,按你這麼說,目前應該是秦克和寧青筠做題做得更辛苦才對,怎麼我看雙方的神色,明顯是米國那邊更加慎重,思考的時候更長?”
陳立成答道:“我剛才說了,秦克提供的題目非常精巧,哪怕難度係數稍遜,但如果沒有靈活而慎密的思維,想找到破題點是很困難的……咦,慢著,麻煩b站現場的攝像大哥,把鏡頭移到秦克的答題紙上,調整下焦距,我想看清楚上面他寫的內容。”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