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克·安德魯不失幽默地笑道:

“看來我會比普林斯頓大學更早重新整理掉陳腐的思維了。數學界向來不缺乏天才,看來我們很幸運地遇到了當中的一個佼佼者。雖然這樣的論文發表,可能會引起不少人對於作者身份年紀學識的爭議,但我還是認為值得發表出來。”

漢克·安德魯迅速地在稽核意見裡寫上:“這是一篇由‘incredible boy(不可思議小子)’獨力完成的高質量論文,他在這篇論文裡為我們推開一扇嶄新的大門,非線性微積分方程組求通解將迎來革命性的思維解放。”

寫罷,他將稿子推送到下一環節,然後抬頭道:

“米勒,儘快安排專家進行論證吧,五月那期是來不及了,我希望能在七月的期刊上見到這篇論文。我想只有上帝知道,上頭的總編是多想看到有新的微積分論文發表出來,畢竟我們期刊已很久沒收到過如此優秀的微積分論文了!”

……

如果秦克知道自己的投給ann&nath的這篇論文會在七月發表,大概就不會絞盡腦汁地肝另外兩篇論文了。

秦克寫論文的最困難之處依然在於英語表達。

雖然他的英文等級到了專四,日常會話與寫作不再有什麼困難,可真寫起高深的學術專業論文來,還是有點捉之襟見肘,幸好他有了前一篇的經驗,加上買了本電子辭典,倒也方便查詢專業學論詞彙。

秦克首先寫的是擬投給《理論與應用數學通訊》的微積分論文。

上網訂閱了《理論與應用數學通訊》最近幾期的電子版期刊並在一個晚上通宵達旦地盡數閱讀過後,秦克的數學學術積分居然漲了1.5,而秦克也摸清了這期刊的論文架構與審稿喜好。

然後便開始了定題和寫稿。

這次他寫的論文標題是《非線性迭代微分方程組的光滑解與強解的爆破準則》。

如果說他前一篇《利用守恆律和十七種變分方法求出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組邊值問題通解的思考》是為“解剖”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組的通解提供了十七把不同規格的通用“手術刀”,那這篇論文則是針對非線性迭代微分方程組,直接以當中的兩把最凌厲的手術刀進行精準爆破,直接解決問題。

前篇文章重理論,這篇文章重實踐,這也是《理論與應用數學通訊》比較喜歡的風格,將理論應用於實踐。

為了完成論文,秦克白天連課趕緊都不上了,一直呆在舊美術室裡敲鍵盤。

寧青筠見他又開始日以繼夜地寫論文,不由奇怪道:“秦克,你又要投sci嗎?”

秦克不好說是自己想早點完成任務,便道:“剛好有些心得,便乾脆寫出來投稿。”

“我來幫忙?”

“暫時不用,你先專心準備生物競賽的複賽,我這周只寫最核心的論證部分。”

“那你不用準備生物競賽的複賽嗎?聽說這次的複賽比較難,拓展的知識點也多,比高考起碼難上一大截。而且生物有20分的實驗分,這部分你瞭解過嗎?”

寧青筠說的是實話,生物競賽雖然是理科競賽裡存在感相對較薄弱,也因為保送名額最小而被稱為含金量最低的理科競賽,但它的難度還是不小的。

生物競賽需要很強的記憶能力和快速學習能力,屬於對理科天賦文科天賦都有一定要求的學科競賽。

尤其是它的競賽知識內容與應試、高考的知識點重合度較低,這也意味著參加生物競賽,就必須重新去學去記很多拓展的知識點,這些知識點可能比生物科目高考的知識點內容還多還要難。

秦克想了想,決定暫且放下論文,先陪寧青筠參加生物省賽,說好了兩個人一起參加所有理科競賽,留下美好的高中回憶,自己沉迷於論文寫作算啥?

等過幾天考完生物,再和寧青筠一起寫論文不是更有意思?完成任務也不差這點時間。

於是剩下的幾天,秦克又陪著寧青筠學習,然後一起參加了生物的省賽。

如果是文科天賦提升前的秦克,又或者沒解鎖生物科目,秦克想在生物省賽考個滿分還是有點難度的,畢竟要記的生僻知識點太多太細了,不過現在得到系統傳輸的100%無任何遺漏的知識,自然輕鬆就取得了滿分第一名的成績。

寧青筠依然佔據第二名,兩人同時都拿到了省一等獎,晉級全國決賽。

省賽的結果出來後,“成績使我進步”再次生效,獎勵了秦克30000點的學神經驗值(生物),直接便提升了秦克的生物科目等級。

“生物:高中生物奧賽(全國決賽)級別,下一等級:‘高中生物奧賽(國際ibo)級別,所需學神經驗值(生物)33000/100000。”

而獎金方面,秦克透過物理、生物兩科,銀行卡里的餘額再次膨脹了24萬,加上化學科目的12萬,以及李向學定期轉來的“解答費”,秦克的銀行卡餘額已達到了六十幾萬。

如果算上寧青筠的獎學金,兩人現在的存款加起來,哪怕是在遠州這樣的省會城市買一套一百平方的房子也不是做不到的。

這樣光明正大地憑著知識賺錢的速度實在讓人咋舌,難怪聞校長開玩笑說秦克的收入都快及得上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