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章 影響力(第2/3頁)
章節報錯
這發言,幾乎將周洋給推上「電影氛圍的神壇」。
而在華夏......
些狂熱的影迷們直接將周洋吹上了天!
....................................
《大白盆》國內版並沒有任何的血腥場面,完全是以氛圍,細思恐極的懸疑劇情為主。
像極了一些「泰國」的恐怖片,明明《鯊魚》極少出現,甚至就結尾和中間部分出現了幾次,卻看得讓人直接透心涼。
海外完整版的《大白盆》卻是完全不一樣,比國內版多二十分鐘左右,這二十分鐘的劇情,全部都是血肉模糊、殘肢斷體、血腥暴力,甚至還有大白鯊惡狠狠地撕咬著人的大腿,抽出血淋骨頭的場面。
「《大白鯊》起初只是一個極為簡單的想法,並不是特別明確......」
「後來,遇到了東方導演周洋,周洋先生的《電鋸驚魂》,我看過他在北美,乃至於整個歐洲都有極為恐怖的影響力......」
「那一天的夏納上,我跟周洋先生聊過《大白盆》的想法,沒想到,我們意見竟非常統一,我給周洋先生看了我的《大白鯊》一些簡單分鏡手稿,而周洋回饋給我關於這部電影的分鏡手稿更多,從「沙灘」捕鯊的那場戲開始,到後面海底鏡頭,甚至是大白鯊即將來襲之前的浮標暗喻,都是周洋先生提供的稿件,沒有周洋先生,這部電影會黯然不少......」
「除此以外,還有那些讓人心跳加速,不太適應的血腥橋段,這些橋段我從《電鋸驚魂》那邊得到了很多靈感,我個人覺得那是一種直面現實的【暴力美學】......」
「......」
歐洲那邊的影迷對《大白鯊》非常狂熱。
詹姆斯.邦特在歐洲、以及在西方電影圈的影響力更為恐怖。
電影歷史上第一部喪屍片《活死人的黑夜》,就是出自詹姆斯.邦特之手,更誇張的是,詹姆斯.邦特自從這部電影以後,雖然有幾年沉浸,但推出來的每一部電影,幾乎部部爆款,這種戴峰期延續了幾十年,甚至幾度登頂世界電影歷史......
作為詹姆斯邦特的又一部力作,首映禮給予的牌面非常恐怖,歐洲三大電影節的主辦方和幾個主席都親自過來站臺。
不但電影層面上的影響力很恐怖,歐洲官方那邊更是看到了詹姆斯.邦特的影響力和《大白盆》這部電影的在國際市場的熱度,紛紛明裡暗裡進行了輿論的支援,這一部充滿血腥的電影,竟然還登上了歐盟的《環保時報》,甚至被當成是一部「環保電影」來對待!
就因為詹姆斯.邦特對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大的大白鯊的一句解釋:「這部電影是一部深層次的環保型別電影,為什麼有這麼大的鯊魚?是因為海洋被汙染了、核輻射的海水、還有,海洋動物們賴以生存的環境被破壞......」
「如果不好好愛護環境的話,我們這個地球,將會有更多的災難和變異動物......」
電影嘛。
就算是這種血腥的恐怖型別電影,總要套上一些深層次,讓人反思的災難皮,才會更好賣。
這就是詹姆斯.邦特隨口說了那麼一句。
但誰都沒成想,《大白鯊》在歐洲的釋出會不但來了無數記者和媒體與影迷,更有許許多多聞訊而來的環保衛生們。
環保是一種好東西,確實要呼籲好好地熱愛地球母親,但是一旦環保被當成是一種手段,一種話題以後,然後發酵變成一種病態的獲取利益之法以後,那影響力便會更誇張,那些在高位上的政KE們,不都是這樣嗎?
《大白鯊》在歐洲的這場首映非常驚人。
嚇暈了很多成年人,一些人當場在電影院裡生理不適地嘔吐了出來。
但偏偏在首映完以後,被「媒體們」粉飾成了「那是深刻的警鐘,只有電影夠深刻,才能讓人反省」。
詹姆斯邦特更是被這幫歐洲的小老弟們給吹上了天,很多參加過歐洲三大電影節的評委級人物紛紛下場,在推特上對著《大白鯊》這部電影大吹。
周洋雖然多次參加過歐洲電影節,也獲得過《傑出藝術貢獻柏林銀熊獎》,更拍過《電鋸驚魂》這樣的電影,但在西方的影響力挺有限。
但這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