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歷史最悠久,也是世界上第一個國際性的電影節,威尼斯電影節的牌面反而還不如柏林和戛納。

甚至今年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的評委,兼主席的克里斯多夫都被人抨擊了,抨擊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的開幕儀式和各類電影展映儀式就跟鄉村電影院一樣……

掛靠威尼斯這座水城,主辦方為了營造“人和自然”相結合的氛圍,特意請了藝術設計師設計了一場場復古的“夜間露天展映”,配上搖曳的水聲和圓月高掛,霧氣朦朧的異域風情,營造一個個美妙的觀影體驗,讓人流連忘返……

想得確實挺美,結果這些電影們展映沒幾天,就遇到了連綿細雨,逼得主辦方又想辦法將部分展映區移到了室內,一來二去之下,整個電影節就顯得倉促與窘迫,設計師直接被罵得懷疑人生了……

好不容易穩定了展映電影的時候,收尾的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頒獎典禮又特麼出了么蛾子。

“窮酸到骨子裡了!”

“搞文藝、裝清高,窮得都要飯了,連觀眾的口袋都不放過……”

“國際電影節應該在商業和文藝這邊弄點平衡,你瞧人家戛納辦得多成功,完美地將商業和文藝結合在一起,越辦越大,儼然有歐洲三大電影節之首了……”

“臉都不要了!”

類似的謾罵聲在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頒獎典禮開幕儀式前幾天就出現了。

今年的主席克里斯多夫的騷操作將整個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的整體神聖和氛圍都抹黑了很多。

賣票!

而且還是電影節的觀眾票!

你怎麼不去死?

專注於文藝片的發掘,商業片根本進不去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的宗旨讓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越辦越窮,又加上幾個歐洲評委自詡清高,對一些商業贊助都挑挑揀揀,指指點點,生怕影響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的權威性,又又因為主辦方設計師的騷操作,最終這一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辦得讓人腦殼痛……

但儘管被罵聲一片,但從各國絡繹不絕過來的電影人們還是將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給撐起了半邊天。

水城邊上的船全部擁擠不堪,甚至還發出了一些翻船事故……

周洋就親眼見到幾雍容華貴的劇組在河裡翻滾,最終在夕陽下弄得相當不體面,一度被人各種拍照……

………………………………

“媽的,真臉都不要了,租個場地,花這麼多錢!”

“自詡不要沾染任何商業因素,卻偏偏開始售賣展映場位……”

“又當婊子,又要立牌坊……”

“這還是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夕陽西下。

馮凱罵罵咧咧地拿著賬單,站在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的門口,胸中覺得挺陰鬱。

今年的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口碑確實挺崩的,不但賣票,甚至還忽悠電影人的錢。

華夏參家威尼斯頒獎典禮的電影只有兩部,但受邀參展的電影倒挺多,半個月時間,粗略統計了一下,上映的華夏電影有接近二十多部。

這二十多部電影裡面,質量雖然線上上,但內容卻是參差不齊,商業、文藝、BL、甚至一些周洋都沒聽說過的禁片……

什麼型別的電影都有!

嗯……

所謂的受邀,其實都是幌子,內部基本上都是花了錢的,而且錢還不少,都是幾百萬美元幾百萬美元為單位。

馮凱的《錦衣衛》在華夏口碑不錯,但在西方,特別是專注文藝片領域的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就有些被人瞧不太上,這一次花了一百萬美元,買了一部分排片,打算好好經營一下西方市場,結果等《錦衣衛》幾場排片全部放完了以後,愣是一個片商都沒過來,甚至都沒多少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