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祖國》是這場音樂會的序曲。

只是,這一首序曲,似乎拉得太高了。

將觀眾們的情緒拉至極點。

懷念、悵然、感動、澎湃……

無數的情緒在心中洶湧至頂點,然後再度落下。

接下來的一些老藝術家們登臺,唱的歌依舊分外經典,充滿著歲月的痕跡,勾起了一代代人的回憶。

掌聲依舊如雷,有人激動、有人感慨、有人悵然。

但是,不知道怎麼回事,那一份驚豔感卻少了很多。

或許是《我的祖國》將情緒渲染到巔峰,再接著便是下坡路了。

就算張霞奶奶再度登臺,唱起曾經那部《在水一方》電視劇的主題曲作為壓軸,也失了那麼一點味道。

外界發生的情況,周洋似乎已經完全沒有任何感覺。

從《我的祖國》的悠揚二胡前奏開始,周洋便進入了一種很微妙的狀態中,這種狀態極像是頓悟。

他依舊坐在椅子上,目光依舊盯著舞臺上的一個個人。

但腦海中,卻是一個個音符不斷迴盪,每一個音符都分外熟悉,熟悉得猶如一些老朋友在身邊環繞,一遍一遍地輕聲呢喃聲音。

他曾經看過的,關於音樂的書籍也在這些音符中,被翻開了一頁又一頁,伴隨著他這些天跟著這些大師們學到的知識,讓一段段譜子變得很熟悉。

隱約間,他聽到了蒼涼的世界,蒼涼的世界裡,有雄鷹在鳴叫、有沙塵在漫天飛舞、有陽光熾熱籠罩大地,也有深埋在地底下的一個個插滿長箭的骷髏頭。

那是他在曾經世界中,一部名叫《印第安》的紀錄片畫面。

他閉上了眼睛,看到那一副畫面變得更加清晰。

《最後的莫西幹人》的譜子是殘缺的。

但這一刻,這些殘缺,空蕩蕩的部分卻出現了一段段旋律。

這一段段旋律不斷地填充著殘缺的部分,而周洋像一個旁觀者,任由這些旋律勾勒出一段段畫面,在蒼涼中,有些迷失了自我!

……………………

“音樂會,結束了!”

“張霞先生,請讓我,我們以崇高的敬意,向您致敬!”

“我們期待您能再次登臺!”

主持人李國輝的聲音和張梓萌充滿著遺憾。

舞臺燈光暗淡,在一陣陣掌聲與一陣陣啜泣聲中,觀眾們陸陸續續地離開了現場。

音樂廳外,月光皎潔,無數的記者洶湧著前行,採訪著一個又一個的老藝術家們。

今晚,註定是一個難忘的野望。

尚未離開的觀眾們注意到了舞臺中坐著的周洋。

他既沒有鼓掌,也沒有和其他人一樣流淚,至始至終都非常安靜,甚至是張霞等人表演完,離開舞臺以後,他依舊看著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