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二日。

傍晚。

周洋獨自坐在辦公室裡的椅子上,一遍一遍地看著《無間道》的拍攝計劃。

計劃很詳細。

但是,周洋總覺得缺少點什麼東西。

《電影入門藝術》裡曾說過,電影是聲音和畫面組成的藝術。

燕京大學導演系選修課教材裡的《電影概論》對電影藝術有一個詳細的介紹。

一部真正經典的電影,它既要讓普通的觀眾沉迷於電影的劇情,身臨其境的同時,又能讓有思想的觀眾們透過電影裡的故事,解讀到創作人想要給電影呈現什麼樣的直觀感受。

如何做到身臨其境,便要看電影的節奏、故事的吸引人程度、渲染場景的配樂與演員的表現能力。

這些東西缺一不可。

晚間的風吹拂著周洋的臉,他合上拍攝計劃,隨後來到窗臺前閉上了眼睛,猶如老僧入定一般一動不動。

他在回憶。

儘可能地回憶著自己記憶中關於《無間道》所有資訊。

無間道即無間地獄,來源於《涅盤經》第十九卷:“佛曰:受身無間永遠不死,壽長乃無間地獄中之大劫”,舊譯曾為阿鼻地獄。

初看《無間道》片頭時,周洋還以為這是一部鬼片。

熊熊燃燒的火焰並沒有帶來溫暖和光明,反而襯著陰冷黑暗的無間地獄背景慢慢沉入深淵,詭異的配樂猶如彼岸的神秘呼喚,在耳邊迴圈往復,再增上黑色的主導基調,讓電影更增幾分滲人感。

學生時代的周洋看完片頭便下意識地握緊了椅子把手,不自覺便寒毛直豎,生怕在黑暗朦朧的世界中,會跳出什麼恐怖的東西,嚇到心臟驟停。

時隔多年,現在回想起來,他依舊能感受到記憶深處那一絲身臨其境的悚然感。

不過,這部電影畢竟不是什麼恐怖片。

一幕幕的畫面翻轉。

他耳畔迴盪起了一陣陣聲的吟唱聲。

旋律柔和、悲傷、彷彿有什麼東西在身邊逐漸遠去,直至消逝。

那是《再見警察》的旋律。

一幅幅畫面在記憶深處伴隨著旋律若隱若現,他想要看清楚,或者想讓畫面更清晰一點,但卻怎麼都看不清楚。

隨即便是一陣說不出來的疲憊,當他睜開眼睛的時候,難免長長嘆息。

他知道,自己的思維已經到達極限了。

就在他收拾完東西的時候,他聽到了敲門聲。

“周總,去港島的機票已經買好了,李強組長在港島找到了拍攝場景,不知道是否符合您的要求,希望您親自去實地看看。”

“好!”

“周總,難道我們就這樣算了?”

“什麼算了?”

“《無間行者》那邊……”

“劇組缺了任何人都會轉,幫我放出風來,說《無間道》兩天後演員試鏡……”

“好的。”

“對了,管導那邊邀請您喝一杯咖啡,時間是明天上午,您有空嗎?”

“嗯,嗯好。”

“好的,我跟管導回覆一下。”

“嗯。”

許梅離開以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