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另一波評委則拒絕這部電影入場,給出了許許多多是似而非的理由,說這部電影會對戛納帶來災厄。

“為什麼是災厄?”

車上,周洋問出了這個問題。

“你還記得你被拯救時候的那兩聲爆炸嗎?”電話那頭傳來克里斯蒂安的聲音。

“記得,怎麼了?”

“那兩聲爆炸有很可疑的地方……”

“什麼可疑的地方?”

“真正炸死巴爾斯與攝影師的可能不是恐怖分子,而是自己人。”

“你是說……”

“是,電影極有可能是證據之一,《掙扎》不但在老美受限上映,甚至在其他地方也很難賣出版權……”

汽車裡。

周洋掛完電話以後,陷入了長長的沉默。

他看著不斷倒退的窗外風景,看著似曾相識的街巷,腦海中回憶起童年的點點滴滴,既陌生又真實。

這是他在這個世界的老家洛城,合縣。

一座在地圖上找都要找半天,雖然不算貧困縣,但相對比較落後,到處都是大山的小城。

“師傅,就到這吧。”

“好勒!等等,小夥子,我一直覺得你像那個,那個明星……”

“哪個?”

“就是那個,那個……好像是一個唱歌的,我外甥女還挺喜歡的。”

“哈哈哈,看來我有明星樣!”

“是啊,要不要去參加那些“陽光大道”之類的模仿秀?”

“有機會確實要去試試,搞不好還能一夜成名呢,哈哈。”

“哈哈,對,對!”

開車師傅是一位四十多歲的中年人,看起來很健談,也很爽朗。

他透著後視鏡對著周洋左瞧又瞧,只覺得周洋分外眼熟,但瞧了半天依舊想不起周洋是誰。

覺得周洋像個明星,但是沒有明星穿成這麼土包子的……

在離開的時候跟周洋笑著聊了幾句,周洋本來有些陰霾的情緒在遇到這位司機以後,倒是稍稍沖淡了不少,不過在走進那一個個巷口以後,周洋心中的那股情緒又莫名地緊了起來。

雖然歲月變遷,但巷尾那邊的大姐姐們依舊很熱情,她們抽著煙,露著熱情的笑容,跟所有經過的客人們都打招呼,大方地邀請所有人去坐坐,聊聊家長裡短,賣燒餅的那個老頭依舊認真地揉著燒餅,興許是賣出了一些人氣,竟然圍著不少人……

在蠟燭店買了一些鞭炮後,他又買了點熟食、水果還有酒,並帶著這些東西走上山。

小縣城不如大城市一樣匆匆忙忙,山間的空氣非常清新,唯一有些不好的就是剛下完小雨,路上充滿著泥濘。

他微微看了一眼遠處的山頭,周洋記得自己當初帶著父親的骨灰下葬的那天也是這種天氣。

他來到山頭以後,默默地看著已經長滿雜草的墳墓,心中不是滋味。

生病以後,房子也賣了,親戚也避而不見,如果他也沒來的話,不知道多少年後,這裡將會徹底變成一座荒墳。

周洋的心中除了幾分唏噓以外,還有一陣感嘆。

拔完草以後,周洋默默地將碗筷擺上,目光看著沒有墓碑的墳包。

“去年太忙了。”

“今年過來看看你……”

“以後如果沒有意外的話每年都會來,跟你嘮嘮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