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五十三章 號召力(第2/3頁)
章節報錯
他們在《礦底》在《烏鴉》裡面都是邊緣的配角,但是在《錦衣衛》裡,他們卻擔任非常重要的角色,特別是趙振,當電影開始播放以後,他的心都幾乎懸起來了。
唯一併不擔心《錦衣衛》的只有周洋。
周洋對馮凱非常有信心。
在這一年多的時間裡,周洋接觸了很多的導演,更在閒暇之餘看過這個世界的很多電影……
當他不再是那個門外漢,再次回顧《礦底》拍攝的時候,周洋依舊覺得馮凱的基本功紮實。
《錦衣衛》這部電影跟原先世界的《繡春刀》脈絡基本上類似,都是一部明末亂兒女世悲歡離合的武俠故事。
在拍《烏鴉》的時候,馮凱沒少被王帥調教,很多時候都被折磨得死去活來。
當然,調教的成果非常有成效,《錦衣衛》開場就渲染了明末一段讓悲憤的大屠殺,殘酷的寫實風格,以血淋淋的死亡揭開了電影的大幕。
鏡頭的情緒非常飽滿,將周洋拉入了那個絕望的世界裡,並用獨特的講故事方式,配上酣暢淋漓的刀劍打鬥,吸引著所有觀眾們的目光。
他們看得很過癮!
他們突然意識到,這一部小成本的武俠片,竟拍出了不同於《英雄》的獨特風格!
特別是趙振!
這個在《礦底》中扮演黑心老闆、在《烏鴉》中扮演女主老父親都是一閃而逝的邊緣人物,但是,在《錦衣衛》裡,他突然又變成了一個痞壞痞壞的江湖浪子,竟充滿著個人魅力。
“公公要殺誰?”
“北鎮撫司旗官荊明!”
“誰?公公不知道他是我師弟嗎?”
“你這樣的人還在乎這些嗎?”
“公公,你誤會了,這個人是我最愛的摯愛親朋,手足兄弟啊!”
“你得加錢!”
“……”
《錦衣衛》故事的整體基調是嚴肅卻又沉重的,從第一幕開始就一直以一種壓抑的方式,述說著明末江湖。
很多影迷看得情緒悲憤,卻又無處釋放。
但是,當趙振的角色出現以後,本來寂靜如也的放映廳裡瞬間就出現了一陣錯愕。
趙振的演技精湛,他震驚、悲痛絕望、到隨後表情開始變得戲謔……
短短的幾句簡單對話,在趙振的演繹下人物開始變得有血有肉。
這一幕表演沖淡了影迷心中的沉重和壓抑感,讓他們的情緒得以喘息……
有人忍不住開始“噗嗤”地笑了起來。
後排!
得益於這短暫的劇情和精人的演技,一些影評人們開始關注起趙振這個曾經從《礦底》出來的演員……
當然……
國外的幾個影評人卻很尷尬。
《錦衣衛》沒有字幕,他們聽不懂這些人到底在說什麼,只是覺得這幫人表演得很好,畫面還不錯,特別是打鬥相當的酣暢淋漓……
其他的?
他們一頭霧水。
華夏有華夏的文化,有些電影在華夏能火,但是到國外卻未必能火的原因就在這裡。
《英雄》牛逼,但真正讓《英雄》牛逼的,從來都不是劇情,影迷們壓根看不懂什麼秦始皇,什麼刺秦,什麼思想,他們只知道特效棒極了,打鬥美得像一幅畫。
其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