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年的十月份對整個華夏電影圈來說是最為衝擊的一年。

《超人》以精湛的特效與近乎無敵的身姿席捲了整個華夏,在短短的九天時間內,轟下了一億四千人民幣的票房,讓所有電影人驚呼“狼來了”。

而華夏院線的老闆們卻賺得盆滿缽滿,笑開了花。

十一月一日。

他們對十月份的票房收入一合計,突然驚喜地發現十月份的下旬賺來的錢,幾乎等同於整個九月份。

而且,隨著熱度逐漸發酵以後,《超人》的收益遠沒有走下坡路,上映第十天後,《超人》的票房收益依舊保持著一千萬以上的驚人資料,在週末的時候這個資料甚至達到了誇張的一千七百萬,讓華夏很多專家都目瞪口呆。

他們不知道《超人》的極限到底在哪裡,更不知道這部電影到底能達到怎樣變態的高度!

就在所有媒體們都將目光對準《超人》驚豔成績的時候,《華夏電影報》卻保持著一貫的清醒以一篇《華夏電影未來的路到底在哪裡》的文章描繪著《超人》碾壓下那些華夏電影的慘狀……

《來日可期》、《花開半夏》、《暗槍》三部華夏電影票房總和僅五百萬!

看到這個資料以後,很多人感覺到悲哀……

“這是一個行業的諷刺,更是一個時代的悲哀……”

《華夏電影報》這篇文章寫得非常悲觀,但同時寫得又非常尖銳,尖銳到讓一部分讀者看完以後,心中生出幾分憤怒感。

三部電影,十天五百萬票房!

聽起來確實很諷刺,但真正深挖這其中的諷刺以後,所有人又覺得烏雲籠罩。

華夏的有關部門針對華夏院線有一條明文規定,規定了任何一部海外電影上映,同期必須有華夏電影且華夏電影必須佔據百分之十以上排片!

這條規定是有關部門專門為了保護華夏電影人的利益,不至於讓海外大片滲透整個華夏而定下的,其原理和國產電影保護月一樣。

但是……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看到《超人》這麼牛逼,很多導演為了自己的電影利益不受損害,刻意更換檔期,並在一些合法的操作下,將很多小成本電影推到了風口浪尖上。

院線們也很懂事,自然而然地配合著將這些小成本電影的放映時間改到了根本沒多少觀眾看的陰間時間,嗯,要麼就是午夜檔,要麼就是吃飯的時間,再加上這些導演沒什麼名氣,又沒多少錢宣傳,所以自然而然地這些電影通通變成了博弈下的炮灰。

院線幾乎每三天都會因票房撲街而下畫一部電影,緊接著又在下畫這部電影的時候上映另一部電影,如走馬觀花一樣。

十天五百萬票房。

看似荒謬,但其實合情合理……

有些電影,註定是就是大時代下的犧牲品不是嗎?

《華夏電影報》的這篇文章寫得非常深入,深入分析了各大原先對利益的追逐,分析了社會現狀的悲哀,看得讓人非常壓抑。

“這些電影真的很爛嗎?”

華夏電影報的末尾發出了這麼一個質問。

然而,只有質問,卻沒有任何答案。

在網路上,你幾乎找不到這些電影的資訊,就算找到了,也只有寥寥幾句簡介。

“這些電影都是那些有才華,卻沒有背景導演拍攝的作品……”

“他們砸鍋賣鐵,耗盡心血拍攝了這麼一部作品,期待能在這個圈子裡證明自己。”

“但卻很可惜地成為了犧牲品。”

“我不想抨擊這個時代到底怎麼樣,我只是覺得悲哀。”

“我總感覺這個世界是不公平的,有些人失敗了一次,就如同毛毛雨一樣灑灑水,而有些人失敗了一次,卻是萬劫不復,永無翻身的機會……”

“現實很殘酷,很壓抑……”

“我算是這裡面的幸運兒……”

《錦衣衛》的馮凱面對媒體的採訪,直言不諱地說出了這句話,說完以後,心情非常沉重。

他揭露出了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