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後。

安筱大概依舊會記得那個失眠的夜晚裡,那個在深夜裡修攝影機的身影。

透過窗戶的玻璃,看向院子,一道月光照在他的身上,他聚精會神地擺弄著一堆看起來就讓人頭大的零件。

堅韌、認真,誠懇,同時,那傻到骨子的偏執感,就算隔著窗戶都能感受得到。

安筱就這樣默默地看了他很久很久,看著他一遍遍地組裝拍攝工具,然後又一遍遍地將它們拆卸下來,又在探照燈下認真地擦拭著。

不知道看了多久,當感受到一陣睏意以後,安筱這才回到了床上。

或許。

他需要一個機會。

第二天醒來的時候,安筱腦海中突然出現了這麼一個念頭。

而現在。

當坐在柏林國際電影節的放映廳上,看著不遠處坐在一群片商旁邊,一如既往沉默寡言地周洋。

安筱突然意識到並不是自己給了周洋一次機會,而是自己給了自己一次機會。

有那麼一個瞬間,安筱突然覺得自己像一個見證者。

見證著這個曾經在底層,卑微的大男孩,一步步踩上臺階,走上一個她無法想象的高度。

我怎麼了?

就在剛才,當目光和周洋觸碰的瞬間,安筱發現自己竟有種偷看別人的不安感。

隨後她搖搖頭。

應該是自己多想了!

…………………………

熒幕中,正在呈現著礦區的生活。

在一群大老爺們裡,徐麗扮演燒水大嬸混在男人堆裡,有些鶴立雞群感。

她的戲份並不多,話也不多。

每一次出場地時候都被這群大老爺們調戲,被逗得有些潑辣朝著那幫男人對罵,看起來像個邊緣人物,但卻是整部電影中不可缺少的點綴。

“這是壓抑的環境中,極少能看到的放鬆時刻。”

“壓抑的男人們在遇到異性的時候,心中多多少少都會有一種對異性的嚮往。”

“從側面上看得出來他們憋得太久太久了,同情。”

人真的是一個很奇怪的東西,當一個人先入為主地覺得這部電影是精品的時候,那麼這部電影裡的每一個劇情,每一個細節都會被人無限放大,然後解讀出其他更深層次的內容。

越是光鮮亮麗的文藝群體,就越會摳細節,同時就越會聯想。

《礦底》整體給夏洛特.賽莉的感覺是一種質樸感,這種質樸感戳中了她內心深處最柔軟的部分,讓她陷入到整部電影的節奏裡去。

她覺得她第二次看這部電影的時候,在這部電影裡面看到了芸芸眾生以及那一群生活在底層,為了活著不斷掙扎著的人。

人如螻蟻,命如草芥。

你活著的時候,誰都不知道你是誰,你死了以後,誰也不會記得你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