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後,對天地大道立下宏願的孔丘,離開了蓬萊仙島,去往人族繁衍生活的地方。

雖說也是立下大宏願,但孔丘與西方教的接引和準提,卻是完全不同。

後者是向天道立下振興西方的大宏願,以期借來功德使自己成聖,這是一種向天道借高利貸的做法。

但孔丘並非如此。

他根本就沒有成聖,甚至沒有向天地大道索取哪怕一絲一毫的功德和好處。

他只是立下了一個大宏願,創立了儒教,僅此而已。而後就去依照著這個方向,前往人族開始踐行這件事情。

而在孔丘走後,姜凡依舊留在這座儒家學宮中。

看著神殿之中那座極為高大的孔聖神像,以及神殿中其他各處百來個空空蕩蕩的神龕,姜凡面露微笑。

雖然提早讓孔聖人在這個洪荒世界出世,但是……對他以及人族來說,總歸應該可以算是一件好事吧?

可以預見,未來的歲月裡,人族定然會因為孔子和儒教的出現,而提早降低甚至是擺脫矇昧。

尊禮守法,仁義禮信,這些儒家思想,將會幫助人族,變得更為強大興盛。

而儒家思想的傳播,儒教的普及,也將會對姜凡大道的成長,產生更為深遠的影響。

其實姜凡之所以如此心心念唸的想要保人族,除了因為姜凡對人族有著特殊的歸屬感以外,也是因為人族和他將來的大道方向,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最直白的體現點就在於,儒教的傳播。

當初巫妖大劫還未開始之前,姜凡就已經確定了自己的大道,打算在這洪荒天地間,創造出新的大道,以期藉此成為大道聖人。

這條大道,姜凡的選擇,就是儒道。

所以如今他雖然修行了許多功法和大道,但是他最為本質的大道根基,卻是建立在儒道之上。

而過去的這一萬年,姜凡曾設計讓當初的妖帝帝俊和地皇帝江,各自在妖族和巫族當中傳播儒道。

他們以為自己賺了,因為這儒道確實玄妙,對各自族群的實力有著相當可觀的提升。

但實際上,真正的大贏家,卻是姜凡。

洪荒天地間的儒之大道,終究是由姜凡創造出來的。

所以在儒道傳播的過程當中,儒之大道會變得越發強大。

就像一棵小樹一般,被人不斷以信念為水和營養澆灌,茁壯成長成為參天大樹。

眼下儒之大道雖說可能還沒有成長到參天大樹那種程度,但是這強橫程度也已經殊為可觀了。

而儒之大道越是強大,反哺給姜凡這位大道創造者的也就越多。

這也是姜凡為何能夠戰力如此強橫,如今準聖境界就可以跟天道聖人掰手腕的一部分原因。

這種情況,是洪荒天地當中未曾有過的。

縱觀洪荒三界,不會有任何人,能有姜凡這等際遇,來單獨創造出一條大道出來。

洪荒天地之間,三千大道是混沌誕生的,天地未開之時便已經存在,不屬於任何一個生靈創造。

哪怕是三千混沌神魔,都沒這等本事,創造大道出來,包括那開天大神盤古。

盤古也只是修行了力之大道,於混沌海中大戰三千混沌神魔,將他們盡數斬滅,最終以力證道成就的大道聖人。

所以可以這麼說,能夠這般在洪荒世界當中創造出一條新的大道的,除了姜凡,再無其他人了。

也正是因為,儒道的傳播可以直接給姜凡反哺,所以姜凡選擇讓孔子來創立儒教,而不是他自己。

一方面,他嫌麻煩。

反正不管誰創立儒教,好處都是他姜凡得到的,那他還費這個勁幹嘛?

當甩手掌櫃,直接躺著收好處不香嗎?

而另一方面,是姜凡仍舊存著一點想法,尊重孔子的身份,尊重原本屬於他的榮耀。

雖然說,孔子也許對儒教創始人這個榮耀並不在意,但是姜凡,不能就這麼心安理得的將之佔據。

“轟!”而在這時,蓬萊仙島上,忽然傳出一聲驚天爆響。

姜凡眼皮子一跳,隨後略微感知了一下,便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隨後眉頭一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