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三章 擦肩而過,琅琊叛徒(5k)(第1/5頁)
章節報錯
大乾朝堂上最近吵的不可開交,國不可一日無君,神朝尤其如此。
哪怕皇帝什麼都不管,對於神朝來說,有一個皇帝在,便是定海神針,穩定國運的作用。
退一萬步,哪怕不考慮穩定國運,現實層面上講,起碼也能避免如今這種亂象。
政令不通達,什麼新政令幾乎都無法實施,別說下面了,朝堂上都在吵。
哪怕這些人明知道現在什麼是關鍵的,但牽扯到每個人的核心利益之後,那什麼正確的事,都得先吵過,讓對手先退一步再說。
原本的繼任人選,其實根本沒什麼可考慮的。
當年的二皇子,就是最合適的。
二皇子當年跟太子競爭,沒競爭過,純粹是因為被老乾皇降維打擊,以絕對的威勢,直接定下了太子繼位。
老乾皇還活著呢,當年的二皇子哪怕不甘心,也只能認了。
當年的太子登基之後,已經變成了瘋批,對外人設是仁孝,連那些瘋狗御史都能忍了,自然也沒對他這個二弟趕盡殺絕,甚至還給他這個二弟加了擔子。
新乾皇連兵權都給了他的二弟不少,再加上封王封賞,各方面都要比當二皇子的時候強不少。
只可惜,如今的大乾朝堂,早就跟當年不一樣了。
哪怕老乾皇沒有搞出來那些事,搞的舉世皆敵,最怕老乾皇歸來的人也還是大乾朝堂上這些重臣。
以老乾皇的鐵血手腕,要是重新坐到那個位置上,起碼先把朝堂上的人殺一半再說其他。
這些大乾的朝臣們,以前從未感受過一個仁厚皇帝在位時到底有多爽,如今感受過了,自然還想再推一個同樣仁厚的皇帝。
二皇子這個天天在軍中廝混,連自己封地都不怎麼管的傢伙,在朝臣們看來,自然就是不合適的。
在他們背後的勢力,那些錯綜複雜,連錦衣衛都未必能弄清楚的利益鏈裡的人看來,這種手裡有兵的封王,就更不合適。
於是乎,曾經跟新乾皇同一輩,那些曾經也來奪嫡過的皇子,如今的封王們,身邊就開始出現各式各樣的人物。
一切都向著自上而下的混亂大步進發。
在這種情況下,扒皮大老在乾東沿海地帶搞事情,帶走了大量人口,有人看到了也不會管的,甚至還有人去推波助瀾,讓扒皮大老的行動能順利點。
因為這部分人,若非扒皮大老念舊情,早早的給轉移,給護住了一塊安全的地盤。
他們早在第一波大海嘯抵達海岸線的時候,就得先死個八九成。
除了頂尖高手之外,普通的修士,都不會知道有大海嘯要來臨了,更不會知道那等天威到底有多強。
那些一生可能都在百里之地打轉的凡人,怎麼可能提前知道這種訊息。
本身就是被放棄的,根本就沒打算管,本來就做好了承受死這麼多人的後果,如今有人管了,那就當那些人都死了好了,反正代價更小了。
扒皮帶走人的事情,做的尤為順利。
有餘子清帶著黑船聖徒幫忙,扒皮才有足夠的時間,仔細的將海岸線掃了一遍。
在之前,他一個人也不可能護住所有人,如今時不時的能看到,從海岸線向著腹地前進不過二三百里,就有一個村落一個村落的消失,有些村落得到訊息慢,根本來不及逃走。
以凡人之軀,在他們看到那能巨浪的瞬間,就已經是九死一生的狀態。
尤其是有些村落裡,還能看到倒塌的小廟,裡面供奉的就是扒皮大老。
這就更讓扒皮感覺到難受了。
他不願入朝,也不願入派,孑然一身,唯一結下羈絆的,就是乾東海岸線附近的人。
他當年在東海車翻惡龍,乾東海邊的人感念他的作為,為他立生祠,逢年過節都會祭拜。
而他在虛空中迷失時,也因這些生祠,因祭拜,得到了迴歸的道標。
那些凡人,這一次也因為這個事,得到了扒皮的庇護。
正是因為看到了這些,餘子清才願意插手。
他相信,一群懂得感恩的人,天性和長期的文化薰陶肯定不會差到哪去。
作為乾東,唯一一個會站出來,為了護住一群凡人不惜身的強者,再差也差不到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