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神朝重臣,遇到大問題,想到神朝之力,乃是很正常的事情,也最擅長這點。

餘子清這才剛開始研究,老張就已經開始藉助普及極廣的玉圭,來給以後的迴歸做鋪墊。

這是一場需要上下一心

,所有臣民都出力的壯舉。

有關整個大兌都被封印的真相,也開始有意識的,一點一點的傳播到下層。

而後有關兌皇力挽狂瀾,才有了今天,有了迴歸可能,而且還有了保持現有狀態完全迴歸機會的故事,也開始從上層向著下層流傳。

要說編故事,那也不算完全是編的,可要說出去,總得稍稍美化一下,列出來個正派反派,嘿,在朝臣裡,想找個擅長此道的人,簡直不要太容易了。

老張,還有內閣的幾個人,這些年來,天天擔心自家陛下再也不來了,擔心餘子清撂挑子。

因為餘子清真有這種本事,從來沒借大兌神朝之力修行不說了,還是大兌神朝最大的債主。

偏偏餘子清每一次來做點事,都是很關鍵的技術升級,都是對提升國運有很大影響的事情。

老張和幾個內閣,再加上甲十四,暗戳戳的謀劃了好久了。

散佈出去的各種事跡,再加上眼瞎了都能看得到的成果,兌皇的聲望已經很高了。

哪怕從來不上朝,也沒人敢逼逼。

這幾個老傢伙,早就看出來,自家陛下不是什麼鼻孔朝天,從不往下看的心狠手辣之輩。

他們費心費力的處理朝政時,就在這有意無意的新增私貨,給自家陛下提高聲望。

就是預防著有一天,萬一自家陛下撂挑子不幹了。

他們幾個老不死,撞死在柱子上***未必有用,可這大兌上上下下,無數人一起***,那一定有用。

如今,老張坐在內閣,環顧一週,除了閉關的甲十四,其他五人都在。

他撫須含笑,忍不住生出一絲得意。

「我們這麼多年,未雨綢繆,終歸是有了大用。

陛下終於開始用神朝之力了,而民心可用,陛下帶領大兌完整迴歸,也成了可能。」

說著,老張就忍不住笑出了聲,難得有些放縱。

旁邊另外一位老者,忍不住道。

「我們之前未雨綢繆,是未卜先知,知道現在的情況?」

「我們是不是因為陛下才未雨綢繆的?」老張問了句。

「這倒是沒錯……」

「現在是不是因為未雨綢繆,會讓陛下的計劃更容易?」

「那也是……」

「那就沒錯了。」老張堅定的說出了最後的結論。

歪打正著,那就不是歪打……

內閣幾人對視了一眼,都一起笑了起來。

準備將這些事藏在心底,死也不會再提起了。

他們總不能告訴陛下,哎呀陛下,我們未雨綢繆其實是為了防止你撂挑子,就知道你這人心不夠狠,所以,我們時刻準備著道德綁架您啦。

眾人默然,然後各自開始做事,在民間為迴歸的事做鋪墊。

必須要萬眾一心,以陛下為核心,然後帶著整個大兌的一切,重新破封而歸。

餘子清還在閉關,排隊一號沒醒,二號卻先醒了。

考慮到排隊一號捱了兩次大比兜子,到現在沒醒到也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