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真相的人,都會從乾皇的處罰和獎賞之中,發現問題所在。

自然都是信了刑部的結論,因為只有這樣,乾皇才不會被牽著鼻子走。

朝局也不可能被一個將死的賊人牽著走。

但明白真相的人,都是懵的。

太子不懂,老宋不懂,餘子清更不懂。

乾皇是什麼性子,說實話,這天下最瞭解這一點的,乾皇本人可能都排不進前十。

很多不經意間的習慣,一些思維方式,自身都是很難堪破自身的障。

可那些恨不得把皇帝放個屁,都要水十篇八篇論文,揣摩其深意的朝臣內侍,卻都看的清清楚楚。

老宋覺得,這是乾皇為了穩定,一切事情都要給進階讓路。

除非太子現在造反,否則,乾皇都不可能廢掉太子,動搖國本。

現在只是穩住太子,過個幾百年,乾皇進階,秋後算賬,隨便找個你在朝會上放屁的理由,都能把太子廢了。

餘子清不信,壓根不信這種理由。

他沒見過乾皇,但是這些年,也見過不少次乾皇做決斷的例子。

乾皇絕不可能是那種願意妥協的人。

老宋他們估計也瞭解乾皇,但他們代入修士視角太深了,因為把十階看的太重了,所以才會覺得正常。

餘子清思來想去,就只有一個可能,乾皇早就知道這事了。

只有早就知道,依然讓太子去監國,現在被揭穿了,卻輕描淡寫的做出這種決斷,才叫沒毛病。

只是守家,守穩,以太子的本事,不會出什麼問題。

就像如今的大兌,餘子清只是定下了大方向,十年不去,都不會有什麼影響。

亂插手,搞事情,朝令夕改,反而會容易出問題。

只是餘子清不解,乾皇若是早就知道太子的事,為什麼會這樣。

難道之前攻打白水蛋駐地,其實都是順勢而為,演一下,他壓根不在意結果麼?

若是再往前推,他早就知道一些事。

餘子清立刻回憶了一下自己有沒有留下破綻。

回憶了半晌,他暗暗鬆了口氣。

很多事,錦嵐山參與,都是分明暗兩條線的,相輔相成,至少從理由到動機,都沒什麼問題。

大多數時候,都是被動捲入,要麼就是為了報私仇。

就算乾皇早就知道一些事,那問題也不大。

幾天之後,餘子清得到訊息,太子非但沒有被打壓,反而權柄愈重。

反而最開始就跳出來蹦躂,利用玉圭拱火的皇子,直接被排除了奪嫡序列。

餘子清卻愈發覺得,他的瞎猜可能是對的。

他立刻找到老羊。

“問你點事,乾皇這人,你瞭解的深麼?”

“不深,琅琊院的人,除了伸手要錢要資源的時候,很少會搭理乾皇。

頂多是朝廷這邊需要什麼東西,給琅琊院說一下,這邊抽出點人,抽出點時間做一下。

剩下的時間,朝廷不會直接插手琅琊院的事。

這是很早就定下的明面上的規矩。

朝廷只要插手,就必定會越來越深,越來越過。

隨著時間流逝,琅琊院必定會失去最重要的作用。

所以很早之前,就定好了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