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聖旨咬文嚼字的,奴婢說不過來,只能說個大概。”春杏用她自個所理解的話說:“第一道聖旨大概說的是袁御女陷害宋才人,不配為皇家生皇嗣,皇上賜了她落胎藥,還將她貶為了最低等的采女,看樣子是徹底失寵了。”

說起這個,春杏眉飛色舞地說:“難怪咱們那日去找宋才人,袁御女主僕倆在半道上找茬,現在想想,她當時肯定是故意拖著咱們,就這種人,如今落得這個下場,只能說她咎由自取!”

蔣詩詩早就猜到是袁御女,“第二道聖旨呢?”

“第二道聖旨上說,蓮妃在後宮玩弄人心,指使低位妃嬪陷害她人,將後宮攪得雞犬不寧,皇上將她貶為了嬪,並禁足三月,至於那個太監杖斃了。”

蔣詩詩:“......”蓮妃?不就是康王的母妃麼?

袁御女是今年剛進宮的秀女,肯定不知道宋才人初戀情郎的事情。

聽這聖旨的意思,應該是蓮妃指使的袁御女陷害宋才人。

呵,揣摩聖意跟就是大忌,蓮妃不但揣摩聖意,還想借此玩弄皇帝,皇帝當然不會放過她了!

“再就是這第三道聖旨呢,小主聽了肯定會很高興。”春杏樂呵呵地說:“因為皇上將宋才人晉升為婕妤了!”

聞言,蔣詩詩微微一驚!

書中的宋才人這次遭到陷害後,不但名聲盡毀,還被打入了冷宮,貶為了最低位份的采女。

被打入冷宮的妃嬪沒了綠頭牌,皇帝翻牌子時就容易忘記。

若不是宋才人是皇帝的白月光,即便被打入冷宮,建元帝還能記得她。

只是因為初戀情郎的事情,建元帝再不如往日寵愛,對於宋才人只是虐身虐心罷了。

隨著宋才人容顏衰老,便徹底失了寵愛。

直到建元帝駕崩,姨母殉葬時至死都是冷宮采女的身份。

如今姨母因她改了命運,成了婕妤,蔣詩詩替姨母感到高興,“春杏,你去庫房挑些赤金首飾送去長樂宮。”

之前她送給姨母的首飾,都是比較低調的銀飾。

如今姨母晉升了位份,想必多少都會用到金飾作為點綴,用來彰顯身份。

“好。”春杏應下後,提起了另一件事兒,“對了小主,前陣子殿下不是說了,過幾日便是十一爺納側妃的日子,屆時他會帶您去吃席,您打算選什麼賀禮去吃席?”

說起這個,蔣詩詩嘴角的笑容微微一收。

據說十一爺的身子越來越差了,卻又一直不肯娶王妃。

皇家想借著喜事給十一爺沖喜,皇后便給十一爺選了名側妃,說是讓十一爺沖沖喜。

蔣詩詩一副沒所謂的語氣,“隨便挑一堆銀鐲子備著就成。”

因著她和青黛是好姐妹的關係,她知道青黛喜歡十一爺。

聽到十一爺要納側妃,她替青黛感到不開心,自然不會用心送賀禮。

再說了,那本《百草解毒錄》都送給十一爺了,也沒什麼好禮送了。

到了十一爺納側妃那一日下午,蔣詩詩和太子乘著馬車去王府吃席。

宴席上,蔣詩詩見到六王妃、林芝瑤、還有青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