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卿等人點點頭,沒有異議,雖然徐大很想不顧後果,直接上,但為了大局,還是忍了下來,沒有發表意見。

徐大郎對妹妹的提議,自然是一百個支援,就連雙胞胎也是跟著姨姨站一邊,姨姨說什麼就是什麼。

眾人又談了一下明日和道友面基的事,便各自歇下了。

徐月帶著徐平原和幾個女成員一起睡,徐東北則跟著外公和舅舅,跟男成員們睡在一起。

一夜好眠,次日天才剛亮,徐月就醒了,把外甥女抱到阿爹那邊,同徐大郎和文卿一起,離開酒樓,朝城南居民區走去。

路上遇到挑著豆腐腦過來販賣的小販,三人一人買了兩碗鹹豆腐腦,權當吃早餐了。

說實話,看著眼前這寬闊的水泥路,還有周邊販賣豆腐腦、饅頭包子等小攤,明明是和幽州一樣的熟悉感,但徐月心裡卻有種說不出來的彆扭。

明明這座城市是如此的繁榮,可週遭的人群給人的感覺卻都是一副快要被生活壓垮的悲苦模樣。

剛剛她們一口氣買了六碗豆腐腦,小販笑了短暫的一瞬,很快又被愁緒所覆蓋,他那狗摟著的身軀,彷彿身上壓著一座沉重的大山。

帶著那股濃濃的違和感,徐月一行人走出主幹道,來到通往城中主要居民區的巷子裡。

剛邁進這條巷子,三人就聞到了濃郁的生活氣息,那是汙水和牲畜排洩物混合在一起的味道。

瞬間,就勾起了徐月曾經在河間縣城貧民區生活的回憶。

現在是上午七點左右,天剛亮全,巷子裡的居民基本都已經起來了。

身著補丁麻布的婦人背上揹著一個孩子,手裡牽著一個,挑著裝滿水的木桶,一步步往家中走去。

被她牽在手裡的孩子四五歲大的樣子,主動上前為母親推開沉重的木門。

門後面的家,狹窄擁擠,院落很小,小得裡面隻立了兩個架子,就把大半個院子佔去了。

架子上是一些正在晾曬的野菜,精明的婦人們會在春日出城採摘野菜,而後把它們醃製起來,留在糧食不足的時候慢慢吃。

徐月記得,從前也有這樣一位勤儉持家的精明婦人,會帶著自己姐妹倆出城去採摘野菜,家裡的第一罈醃菜,就是跟著她學會的。

徐大郎見妹妹望著那個婦人久久出神,輕聲道:“這個人很像王家嬸嬸佟氏。”

徐月“嗯”了一聲,衝文卿抱歉一笑,示意他繼續前面帶路。

繁華的主街鋪著水泥,居民區的巷子裡卻連青石板都沒有,只是夯實的土路。

路面凹凸不平,滿是雨後人們走過的泥濘痕跡,被太陽曬乾了,這痕跡便一直留在地面上。

徐月三人一邊打探一邊往前走,最後停在巷子最深處一扇破舊木門前。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