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周榮,比你大一歲,我現在是中一班的班長,老師讓我來教你簡體字和拼音。”

留著一頭青茬短髮,身穿短褂長褲麻布鞋的少年大步走了進來,邊走邊自我介紹,來到愁眉苦臉的文昌耀跟前時, 已經把自己的來意講清楚了,一分鐘都不耽誤。

文昌耀欣喜不已,但見到只比自己大一歲的周榮都當中級班的班長了,心中暗暗有些不服。

可當周榮坐下,熟練的翻動初級語文一上的內容,清晰的讀出來時, 文昌耀驚了。

就算這語文書是徐家編的, 也不可能編得這麼完整,自成體系。

所以, 是他讀書太少,所以不知道這世上原來還有另外一種語言和文字?

不過男孩心中仍是不服的,他覺得,自己努力的話,肯定能夠超越周榮這個只比自己大一歲的中一班班長。、

.

簡體漢字、拼音、普通話這三樣東西,原本徐月是不準備拿出來的。

但經過這將近一年的教學考驗,她發現,學生們從初級班讀中級班後,明顯吃力起來。

這種吃力不是因為他們天資愚笨,而是因為教學體系不同上帶來的麻煩。

從文字到數字,再到字母字元,因為一些現代化的概念,在數學中還是不可避免的出現了簡體字。

學生們學的是繁體,冷不丁遇到簡體,而且還是同一個字的不同寫法,腦子很容易就亂了。

於是, 徐月意識到,繁體字要認識,但簡體和拼音更要學!

因為這關乎著高階班的進階版教程能不能順利展開。

於是,中級班開班後,徐月就著手撰寫簡體教材和拼音教材,特別是拼音,這真的是個好東西。

只要學會拼音,莊民們的閱讀水平就能夠得到顯著提高。

在有拼音的前提下,很多老得學不進去字的莊民,也能對著標有拼音的公榜讀上幾個字。

並且,這樣一來,莊內各處的資訊傳遞速度就快了起來,最新訊息君梅每天都會抄寫一份貼在小賣部門口,路過的莊民對著拼音就能夠讀出來。

這也養成了莊民們每天到小賣部用工分兌換生活必需品時,必看公榜的習慣。

在有簡體字和拼音的加成下,徐月已經著手研究造紙、弄印刷、搞簡報什麼的。

越是到了後頭,越是感覺到了紙張和書寫的重要性

在沒有電腦的時代,大量的資訊處理只能依靠於紙張的記錄。

原先莊上的事物還沒完全展開,木板尚可利用, 但隨著現在需要記錄的資訊越來越多, 看著庫房裡堆放得越來越高的木板和竹簡, 徐月立馬感受到用紙不自由的壓力。

但以現有的技術,大有叔那邊不管再怎麼努力,第一批紙的產出時間也要等到年底去了。

只能繼續用竹簡和木板湊合一段時間。

心裡計算著第一批改造紙張的成品時間,徐月已不知不覺走到了阿孃等人訓練用的後山瞭望臺上。

站在這裡,可以將整個莊子的情況淨收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