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天人合一,劍術至極(第1/3頁)
章節報錯
峰頂之上,兩道劍光交相輝映。
兩人的交手,除了幾位【天王境】和【天后境】,又或是像梁飛羽這樣至少將一門劍法練到圓滿境界的武星能看得分明,看得透徹,其餘人都只覺目不暇接,無從判斷誰佔到了上風,雙方的每一式劍招每一個應對都讓他們覺得妙到巔峰,再也沒有更好的選擇,看得是如痴如醉,自感收穫匪淺!某一刻,兩人再度分開。
蘇雲來臉上露出一絲瞭然:“原來這就是獨孤九劍。”
他能明顯感覺到,隨著自己劍法演繹的越多,李行的應對就越全面,破招的速度也越快。
這說明越是熟悉一門劍法,獨孤九劍的針對性就會越強!毫無疑問,這種特性非常可怕。
“難怪敢號稱破盡天下招式。”
蘇雲來的眼神中首次出現一絲戰意,他緩緩開口道:
“你說獨孤九劍是手中無劍,心中也無劍,對我而言,這就是劍我兩忘。兩年前,於夢魘境中與敵死鬥,有所明悟,忘我亦忘劍。”
李行聞言一怔。
蘇雲來這話的意思是說,他兩年前就已經達到了劍我兩忘的境界,也就是所謂的‘手中無劍,心中也無劍’。
這麼說,他現在的境界肯定比兩年前更高了。
果然,蘇雲來繼續說道:
“劍我兩忘,某人也在一年前到了這一步,現如今又多了一個你。不過我最近半年又有所得,終於想明白,身為劍客,何必執著於忘劍?劍就是劍,我就是我!”
李行心神一蕩,對方的話讓他有所觸動,立刻聯想到一句話: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到最後,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所以‘劍我兩忘’之上,才是劍術極致嗎?今天的蘇雲來和平時相比,說得話格外的多,或許是因為在他看來,只有劍術到了一定境界的人,才有資格讓他說這麼多話。
高處不勝寒,想必這位‘天下第一劍’內心深處也是寂寞的吧?李行心中突然閃過這樣的念頭。
對面,蘇雲來的話繼續傳來:
“這一劍原本是打算和某人交手時用的,不過以你獨孤九劍的造詣,倒也有資格接這一劍。”
話音落下,蘇雲來再次出劍!
他說的某人,指的是‘武道至尊’陳克敵吧?李行心中剛閃過這樣的念頭,心神就徹底被蘇雲來此時施展的劍招影響了。
只見蘇雲來一劍刺出,幾百道劍氣洶湧而至,然後相互交織在一起。
不僅如此,幾乎每一道劍氣的屬性都有所不同,有的炎熱,宛如包含烈焰,有的森冷,似乎內藏萬載寒冰、有的生機勃勃,像是常青古木一般來說,一種內功最多修煉出包含一種,或者幾種屬性的劍氣,而此時蘇雲來竟然一劍刺出了上百種屬性的劍氣!
而且這上百種屬性的劍氣相互交織在一起,竟是構成了一方真實的天地:
李行眼中,周圍環境徒然一變,天空徹底黯淡了下來,幽幽暗暗之中,先有一輪明月當空,隨後有一輪朦朧的大日凸顯,接著是一顆又一顆的璀璨星辰浮現。
每一種異象都是劍氣構成,蘇雲來竟以劍術造就了這前所未有的宏偉奇景!這超越人間層次的一劍,看得所有旁觀者都心神沉醉,歎為觀止。
李行也被這一劍震撼到了,蘇雲來自身劍意內斂,分明沒有動用劍意,但卻能純以劍術造就出種種‘意境’,並且相互組合成一方天地。
這是一劍形成了天地之勢,比一劍成陣又要高出一個層次!獨孤九劍有破劍式,也有破氣式,但卻沒有‘破勢式’,所以面對蘇雲來這包含天地之勢的一劍,獨孤九劍的‘勘破’特性和‘智久’特性都不起作用了。
這和獨孤九劍的境界高低無關,而是蘇雲來這一劍已經超過了獨孤九劍的上限!李行看著眼前的種種異象,心神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
當初他在《國士無雙》中心境突破,劍法境界朝‘至境’邁出一步,現在和蘇雲來一番交手,親眼見證對方的劍法從一劍成陣,每一劍都包含一種天地異象,到如今一劍自成天地,以劍術展現天地之勢,他對劍法的領悟又深了一層。
這次挑戰蘇雲來,既有意氣行事,想見識劍術最高峰是何等風采的原因,也有藉此機會磨礪自身劍術,以求更進一步的原因!
此時蘇雲來毫無保留地施展自己的最強劍術,就像是為李行展開了一幅直指劍術頂峰的瑰麗畫卷。
換成別人或許很難看懂,但對親自感受過崔昊勝的劍域,又和‘天人合一’的天尊交過手,同時獨孤九劍達到‘劍我兩忘’境界的李行來說,這卻是一個極佳的機會!
他沉底沉浸在蘇雲來的‘天地一劍’中,如痴如醉。
某一刻,他身體一震,感覺自身與天地再無內外之別,精神與自然交融,似乎成為了它的一個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