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康熙的大考(第2/3頁)
章節報錯
可是,玉柱的問話,中正平和,不偏不倚。
安布祿完全聽不出來,玉柱是想保戴梓呢,還是想殺了戴梓?
玉柱也是成熟的老官僚了,他這才是第一次替康熙辦差而已,態度必須要中正平和,不帶任何的傾向性。
康熙是什麼人?
他可是當了四十五年皇帝的老政客了,下頭的那些個貓膩,他大多數情況下,都是知道的。只不過,故意裝聾作啞罷了。
對於老政客而言,只要玉柱的奏報來了偏向性,很容易就看得出來的。
玉柱的心裡,其實很清楚的。
歷史上的戴梓,哪怕先後被南懷仁和閔明我這兩個洋人傳教士陷害了,康熙依舊因為愛惜人才,並沒有殺他。
既然,戴梓沒有生命危險,玉柱又何必橫插一槓子的畫蛇添足呢?
康熙考驗了隆科多二十幾年,才信任了他。
類似康熙這麼老練的老政客,怎麼可能一下子,就把兵權給了玉柱呢?
各種考驗肯定是源源不斷的,玉柱必須要經得起考驗,才有機會仿效小站舊事。
當年,漢武帝還活著的時候,霍光一直謹小慎微,居然沒有做錯過一件差事。
但是,等漢昭帝駕崩之後,霍光就敢擅作廢立之事,將昌邑王劉賀趕下了皇帝的寶座。
這人吶,有多大的實力,才能辦多大的事兒!
其實呢,戴梓的事兒很清楚,也沒啥秘密可審。唯一的秘密,也就是,戴梓實驗用的火藥配方而已。
對別人而言,也許那個配方很值錢,到了玉柱這裡,卻是一文不值。
黑火藥的配方那點事,各種早就寫爛了,也就是硫磺10%,木炭15%,硝石75%。。
實際上,同樣是黑火藥,因為配方、儲存和性狀的不同,爆炸威力要相差數倍。
大清朝的那種黑火藥,只是簡單的將木炭、硫磺和硝混合,配比五花八門,是一種鬆散的混合物,很不耐儲存和運輸,而且易受潮、雜質多,威力小。
鴉片戰爭時,英軍在虎門炮臺,繳獲了幾萬斤清軍沒來得及銷燬的黑火藥,最後都直接倒進海里了。
因為,這些劣質的黑火藥,對英軍並無卵用!
別的且不說了,單單是一個蒸汽壓緊、機械制粒和磨光工藝,落後於時代的大清,就完全搞不出來。
技術落後並不可怕,先學習,後趕超,甚至乾脆就是換了賽道即可。
比如說,鋰電池和新能源車就是換了賽道之後,有些技術甚至是領先於西方了。
可怕的是,落後了還要嘴巴硬:都是我們祖上玩剩下的東西!
康熙派玉柱來密審戴梓肯定是有目的的,玉柱又是第一次辦差,所以,問得格外的仔細。
戴梓一直待在奉天的流放地,經歷也十分簡單,沒啥特別值得一說的事兒。
按照玉柱的理解,康熙之所以抓了戴梓回來,多半是因為迷信的緣故,真的害怕大清的祖龍之脈,叫戴梓給炸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