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楞額,正白旗滿洲,生於康熙二十年,已有二十五歲。在三人之中,最年長。

好傢伙,旗人中,會讀書的本就極少。

可是,丙戌恩科居然出現了三位旗人貢士,還都是正經的滿洲貢士。

這就很有點意思了!

東華門開啟後,在禮部官員的引導下,玉柱提著兩隻大考籃,在諸多火辣辣的眼神注視之下,第一個進了宮。

巧合的是,第二個是塞楞額,第三個便是阿克敦。

沒辦法,本次恩科的貢士,就他們三個旗人。

驗明身份之後,玉柱被領到了太和殿前的臺階下,第一排最中間的位置。

不管是誰,只要是從太和殿裡出來,第一眼就看得見玉柱。

玉柱的心理素質極佳,他才不管那麼多呢,從考籃裡拿出文房四寶及燒熱了的暖手銅爐,輕輕的擱到了書案上。

湯炳說的很對,太和殿前,刮骨的冷風,一陣緊似一陣,吹得臉上刺痛不已。

這個時候,特製的紫貂皮大氅,再次發揮了獨到的作用。

玉柱裹著大氅,身上只是略微有點點冷罷了。

殿試的人數,才兩百餘人而已。貢士們的入場速度,比鄉試快了十倍不止。

很快,玉柱的四周,便坐滿了人。

按照往年的慣例,辰時正,正式開考。

在禮部左侍郎的引導下,所有應考的貢士,對著太和殿前的皇帝御座,行三拜九叩之大禮。

這三拜的講究頗多,一拜天子,二拜皇清恩典取士,三拜天子親任座師。

殿試時,天子即所有貢士的座師也,天子門生亦由此而來!

行禮如儀後,試卷很快分發了下來。

這個時候,玉柱並沒有急於去看試卷,而是不慌不忙的從考籃裡,拿出了特製的護耳貂皮帽子,戴在了腦袋上。

這也是湯炳研究透了殿試規矩之後,給玉柱提的合理化建議。

只因,殿試在戶外舉行。刺骨的冷風颳過頭臉之時,就像是繡花針接連不斷的扎入皮肉一般,刺疼之極!

這個時候,所謂的六合帽(瓜皮帽),就完全不頂用了。

殿試的規矩頗多,唯獨沒有禁止,戴貂皮護耳帽。

朝廷也是講規矩的,不禁止的,不為過!

玉柱戴上了護耳貂皮帽子之後,手裡抱著暖爐,他確實是渾身上下都暖和了。

考試時,玉柱無法左顧右盼,也沒有那個必要。

令玉柱沒有料到的是,在他的四周,凍得瑟瑟發抖的貢士們,一個個恨得牙根發癢。

殿試的名次,說白了,就是看皇帝的心情和運氣了。

在滿不點元,滿不點三鼎甲的諭旨依舊有效的當下,玉柱這種超級務實的傢伙,才懶得去搭理所謂的滿洲狀元呢。

十六歲的滿洲進士,已是大祥瑞也!

玉柱開啟試題,定神一看,差點笑出了聲。

嘿嘿,送分題,大大的送分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