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李四兒的不怎麼靠譜,對外的迎來送往,一直都由隆科多的心腹,親自把持著知客管事的職務。

畢竟,隆科多再混不吝,也要和交好的王公大臣和親戚六眷,禮尚往來的。

要是往重要的親戚家裡送錯了禮單,那就是平白得罪人家了,完全沒那個必要啊!

登門拜訪,也有大學問。

太早去了,別人還沒起床呢,豈不尷尬?

靠近午膳時才去,嘿嘿,這是趕去蹭酒喝的麼?

巳時初刻(9:15分),玉柱帶著厚禮,登車出門。

隨著玉柱在科舉之路上,一路高歌猛進,李四兒對他的約束,也跟著越來越寬鬆了。

以前,只要玉柱出門,就必須帶上全副的幾十號人馬,以保護他的安全。

現在,玉柱出門,也就是一輛馬車,一名管事,兩個小廝、兩名帶刀護衛和牛泰了。

牛泰是玉柱點名帶上的。關鍵時刻,他這種一弦數星的射鵰手,是可以救命的。

周筌是漢臣之子,他並不住內城,而是在外城崇文門外的細米巷內。

從玉柱的家,伽藍閆衚衕,到細米巷,路可不近。

一行人,經過東四牌樓,東單牌樓,出了崇文門,再右拐,抵達周府門口時,已是巳時七刻了。

“玔卿賢弟大駕光臨,蓬壁實在是生輝啊。”在大門外等候著的周筌,一見了玉柱,當即含笑長揖。

玉柱趕緊長揖還禮,笑道:“竹生兄,太過客氣了!”

上次見面時序過齒,周筌已經二十七歲了,比玉柱年長十多歲,自然是兄長了。

周筌領著玉柱,一路進了他專門會客的內書房。

這個時代的官宦之家,會客的場所一般有三個,西花廳、內書房和外書房。

一般情況下,外書房、西花廳和內書房,接待的客人重要程度,依次遞進。

分賓主落座之後,周家的下人上了茶,周筌端起茶盞,朝著玉柱微微舉高,這才低頭小飲了一口。

玉柱品了口茶,嗯,居然是他平日裡喝慣了的,宮裡賞下來的碧螺春。

周筌的父親周匡,是現任吏部文選司郎中。官職雖然僅為正五品,實權卻是不小,求他辦事的人多如牛毛。

因此,周家有宮裡喝的碧螺春,也就不足為奇了。

“玔卿賢弟,我聽說吳大學士點你為會元的時候,躊躇了很久。”

玉柱今天主動來回拜,周筌的心裡多少有些感動。所以,他為了讓玉柱不虛此行,便透露了貢院裡,吳琠點會元的實情。

實際上,玉柱早就知道了吳琠的糾結表現。只是,既然周筌主動透露了內幕訊息,他除了要表示感謝之外,也需要投桃報李了。

“哦,如果不是竹生兄提及,小弟至今還矇在鼓裡。”玉柱微抬屁股,拱手道謝。

周筌見玉柱如此的知禮,不由微微一笑,此子可交也!

說句心裡話,鄉試中舉之後,如果不是父親周匡,逼著周筌登門拜訪玉柱,他是真心不想去攀附隆科多和慶泰。

怎麼說呢,滿臣有滿臣的升遷之路,漢臣也自有翰林詞臣遷轉之道,基本上屬於互不干擾的狀態。

只是,玉柱始終給人一種如臨春風之感,這就具備了繼續交往下去的基礎了。

“小弟聽說,吏部的司官,可能會有一次大的調整。”

周筌給的是舊聞,玉柱說的卻是周筌此前完全不掌握的內幕訊息了,他猛然一驚。

吏部文選司郎中,主要是對吏部之外的官員們,具有很大的影響力。

但是,吏部內部的司官調整,周匡這個文選司郎中,就無能為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