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上次差點樂瘋了的教訓之後,這一次,李四兒倒是很能沉得住氣了。

李四兒端著豪門正室太太的架子,每來一個報喜的官差,就雍榮華貴的擺了擺手,淡淡的說:“看賞!”

這種作派,其實是紅梅的建議。

“太太,您可是未來的滿洲狀元之母,遲早要和其他的外命婦一樣,進宮拜見皇太后她老人家。”

紅梅就說了這一句話,李四兒還真的聽進去了。

劉嬤嬤瞥了眼滿臉帶笑的紅梅,心裡別提多忌憚了。

紅梅比劉嬤嬤小了差不多四十歲,但是,紅梅卻比劉嬤嬤更瞭解李四兒的心思,這就很令人感到懼怕了。

劉嬤嬤和李四兒再有情分,她畢竟已經快六十歲了,還能在這座大宅門裡,掌權多久?

官場之上,寧壓老,莫欺小!

大宅門裡,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位高權重的劉嬤嬤,已經在考慮退路了。畢竟,她的一大家子,都在李四兒的身邊討生活呢。

玉柱鄉試中解元的時候,上門來道賀的同年或是同窗,其實並不多。

這是因為,大家都在順天府府學裡讀書的時候,玉柱去了南邊的九華書院求學。

等歲考和科考的時候,距離鄉試已經很近了。

說白了,那個時候的玉柱,也就是順天府學的插班生而已。

插班生,若想和同窗們搞好關係,肯定是需要時間的。然而,時間其實很短,所以,玉柱並沒有特別交好的府學同窗。

和鄉試的舉人不同,會試登榜的貢士,到了殿試之時,只排名次的先後,一個都不黜落。

說白了,只要玉柱在殿試時正常交了卷子,哪怕考官們再不喜歡他,把他排擠出了前十名,康熙也要賞個三甲同進士出身。

這一次,玉柱趁會試同年們來道賀之前,趕去拜見會試的正總裁,座師吳琠。

只是,吳琠和李光地一模一樣的作派,閉門謝客了。

吳府的大門緊閉,也沒人敢上前扣響門上的銅環,這就有些尷尬了。

玉柱不慌不忙的在吳府門外,站了半個時辰,才舉步離開。

吳琠雖然是首席大學士兼刑部尚書,但是,他已年近古稀之年,身體也不是特別好,很明顯的即將乞骸骨致仕。

玉柱只須把面子情,敷衍得沒有大的漏洞,也就可以了。

歸根到底,有隆科多的明暗幫忙,玉柱的前途和命運,只掌握在康熙的手裡。

他只需要偽裝成不勾結老二、老八和重臣們的純臣,騙取了康熙的信任,也就足夠了。

看看老八就知道了,他的勢力之龐大,簡直是令人髮指。

然並卵!

胤禩,乃辛者庫賤婦所出!

康熙一廢太子的時候,只說了這一句重話,就徹底打碎了老八的皇位夢想,被迫轉而扶持老十四。

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連孫承運都看懂了的大局,偏偏以精明強幹著稱的八賢王,居然看不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