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承運是個聰明人,他主動放下架子,利用上層關係網,和趙東河一起做生意,每年也有近千兩銀子的進項。

空架子身份,又不能當飯吃,何必窮擺譜呢?

目前,九成九以上的紅帶子覺羅,並無任何爵位。他們只能靠著屈指可數的一點口糧銀,勉強度日。

而且,黃帶子宗室,絕大部分也無爵位。他們既不會讀書,又不擅弓馬,還不能經商做生意,日子自然過得苦哈哈的。

在這四九城裡,除了隆科多這種超級實權派之外,大多數宗室、覺羅和官宦之家,如果每年多個四、五百兩銀子的進項,就已經是非常可觀的收入了。

玉柱知道,孫承運當初不惜折節下交,看中的就是,隆科多所掌握的大實權,可以換很多錢。

有權,才有錢花,乃是亙古不變的硬道理!

不誇張的說,玉柱過的日子,比很多的親王府,還要滋潤得多。

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這是誇張的說法。一般情況下,不貪不佔的知府,光是各種預設的陋規銀收上來,一年至少也有萬兩雪花銀。

這就是當官拿實權的魅力所在,不怪人人都想往上爬!

“弟弟,你放心吧,去了七阿哥府上,我和你寸步不離,絕不會眼瞧著你讓人給欺負了。”孫承運拍著胸脯,大包大攬下來。

和高情商的傢伙,在一起相處,就是覺得令人覺得舒坦。

孫承運左顧右盼,卻沒見趙東河送的美人兒,就有些好奇的說:“林家的生意做得很大很大,我只是跟著趙東河吃了一小口而已,每年也有千兩銀子的進帳。”

這個孫承運啊,連他屋裡的事也想問。玉柱有些頭疼,只得無奈的說:“我才十四歲而已,遠不到納通房的時候。再說了,林家的生意再大,和我有啥關係?”

“怎麼沒關係了?你只要寵著那個小的,白花花的銀子就自動堆滿了你的屋子。”孫承運嘆了口氣說,“我若是你啊,早就好好的疼她了。”

玉柱聽明白了,一定是林家的當家人,進不了這座府門,便繞著彎子給孫承運塞了好處,讓他幫著說好話。

“你看著我幹嘛?我不過是拿了五百兩銀子,幫著遞幾句話而已。你屋裡的事,該怎麼處置,哪裡輪得到我來多嘴多舌?”孫承運大咧咧的把底細都漏了,玉柱反而不好說啥了。

玉柱覺得孫承運是個可交的酒肉朋友,擔心他亂收銀子將來容易惹禍,便笑著提點他:“林家的生意再大,那也是林家的,咱們能分多少?你我自己的生意,才能賺到大錢。”

孫承運陡然精神一振,只要涉及到錢的事兒,他就格外的關心。

玉柱琢磨了很久,隆科多和李四兒收來的錢,大多不乾淨,非長久之計。

他是個要做官,而且是要做大官的人,自然不方便和賤商的生意扯上瓜葛。這年頭,一般的小生意倒也罷了,若是生意的規模做大了,難免會惹來權貴們的垂涎。

孫承運是個為了錢可以不要面子的傢伙,他不僅有一等男的爵位,又是和碩額附,身份地位也都夠格了。

客觀的說,和碩愨靖公主沒有去撫蒙,而是直接在京城裡,指婚給了孫承運,已經很能說明康熙對她的寵愛程度了。除了混帳十阿哥之外,哪怕是世襲罔替的親王,也沒人敢公開折辱孫承運。

原本只是酒肉朋友的孫承運,因為身份地位十分合適,也就成了玉柱在生意場上的絕佳白手套。

有重大利益互補關係的朋友,比叔叔、舅舅這一類的親戚關係,還要可靠得多,這是玉柱一直以來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