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7章 彈劾玉柱(第1/2頁)
章節報錯
“汗阿瑪,您老人家在裡邊大發雷霆,臣兒除非是個蠢蛋,才敢主動進來找罵。”
玉柱一如既往的實誠,短短的一句話,既道出了自己的小心思,又解釋了不進來的原由。
也許是玉柱解釋的很得體,老皇帝也就沒有窮追不捨了。
“馬齊,你說說看?”老皇帝本想喊玉柱,話到了嘴邊,臨時想起,玉柱已經不是內相了。
京城裡,也有白蓮教的私下活動,但是,規模很小,並未成其氣候,不足為慮。
如今的玉柱,僅僅是步軍統領兼順天府尹罷了,山東的白蓮教和他,哪有半文錢的關係?
嵩祝被罷相之後,馬齊順勢坐回到了首席滿洲大學士的寶座。
玉柱這個內相,和嵩祝一起被罷,馬齊心裡自然是滿意之極。
南書房裡沒了玉柱,馬齊的心理壓力,至少小了一個數量級。
“回皇上,奴才以為,應派大將領兵去山東,堅決予以鎮壓。”馬齊此言一出口,老皇帝情不自禁的瞄向了玉柱。
如今的朝廷裡,公認的兩大名將,一是大將軍王的老十四,另一則是百戰百勝的玉柱。
馬齊的建議,其實是想把玉柱擠兌出京城,免得礙手礙腳。
玉柱明知道老皇帝在看他,卻故作不知,只是低頭不語。
山東嘛,距離京城又不遠。
而且,一旦老皇帝有事了,玉柱直接提兵先掐斷漕運,再提兵北上通州,有啥可怕的?
“就讓隆科多去吧。”老皇帝仔細一想,派玉柱去圍剿白蓮教,簡直是殺雞用牛刀。
難道說,除了玉柱之外,大清再沒有能打仗的武將了麼?
玉柱回任了步軍統領後,隆科多嘴上沒說啥,心裡肯定是有意見的。
現在,老皇帝索性把隆科多派去了山東,讓他剿滅白蓮教。
“嗻。”馬齊再不樂意,也只得接了旨。
等馬齊稟完了公事後,玉柱見老皇帝朝他看了過來,便接著稟道:“稟汗阿瑪,京城的糧價一天一個樣,漲得頗為離奇。臣兒打算,調動步軍,加強通州以東的巡查。”
老皇帝一聽就知道了,玉柱這是打算找人“借糧”了。
“準了。”既然玉柱勇於承擔責任,樂意當惡人,老皇帝怎麼可能不答應呢?
為了避免打草驚蛇,玉柱只調動了三千兵馬。
等白塔山發了閉城門的信炮之後,玉柱這才提兵出了城。
照京城裡的規矩,白塔山上駐守的八旗步軍,發了信炮之後,城門才許啟閉。
白塔山,位於皇城內的北海瓊島之上。
內城的大水系,主要分為“外三海”和“內三海”。
外三海,指的是前海、後海和西海。其中,前海和後海合稱什剎海,西海則為積水潭。
內三海,又稱太液池,指的是,中海、南海和北海。
玉柱帶兵出了城後,城門隨即上鎖。若是無旨,禁止任何人開門。
大運河的幹流,流經天津衛的西營門、中北、楊柳青和辛口四個主要街鎮。
天津的本地人,有句老諺語:先有楊柳青,後有天津衛。
在大清朝,商賈雲集、貨來八方的楊柳青古鎮,是整個北方地區,十分重要的漕運碼頭和經濟重鎮。
因為緊靠著大運河,交通異常便利的緣故,京城裡的大糧商們,基本上,把囤貨的糧倉都建在了楊柳青古鎮的郊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