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9章 拿捏(第1/2頁)
章節報錯
實話說,朝鮮的大臣們,因為崇拜大明的緣故,漢學功底個個都很強悍。
如果,崔正浩知道了,天朝皇帝御駕親征了,一定會猜到華夏帝國的吞併之心。
明朝,把朝鮮列為不徵之國。清朝也只是打疼了朝鮮而已,並沒有吞併之。
因為,明清兩代的皇帝,都沒有戰略眼光。
朝鮮若是落入敵手,則敵人過海即至。
從海洋立國的觀念來看,朝鮮屬於必得之地!
朝鮮在,則華北安,黃海和渤海成了內湖。
日本在,則中國安,東海也成了內湖。
吃掉朝鮮,屬於是戰略級別的決策,和朝鮮人惹不惹玉柱,沒有半毛錢的關係。
作為華夏帝國的開國皇帝,玉柱既有能力也有義務,對於疆域邊界進行戰略定形。
從西域再往西去的中亞地區,並無太大的戰略利益,反而拉長戰略補給線,維持成本異常之巨大。
朝鮮和日本則不同,都是農耕文明,人口也都有幾千萬。
別的且不提了,到了時機成熟之時,華夏帝國內部廢除買賣人口之時,還有鮮奴和倭奴可以替代嘛!
大軍在登州府,一連待了十多天。
直到崔正浩急得跳腳,答應供應大軍全部糧餉開支之後,玉柱這才意猶未盡的下令:渡海東進。
由於順風順水的緣故,大軍只花了十天時間,就全員渡過了東海,順利的抵達了江華島。
江華島和朝鮮王京漢城府,隔兩裡的江華海峽相望,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江華海峽的水文條件複雜,潮水落差大,多暗礁,故朝鮮君主在遭遇北方民族入侵時往往避於此地。
早在十幾年前,玉柱率軍遠征羅剎人的時候,就到過了江華島。
朝鮮的左議政姜彬,親自到江華島碼頭,迎接天朝大軍的到來。
隆重的歡迎儀式之後,姜彬見到了崔正浩。
“什麼?你瘋了麼?自古以來,所謂上國的援軍,所有開支都由他們自理的啊!”姜彬得知了糧餉均由朝鮮負責,不禁勃然大怒。
“崔君,你等著彈劾吧!”姜彬怒不可遏的拂袖而去。
“姜公,姜公,您聽我解釋嘛……”崔正浩哪敢就此放姜彬走人呢,趕緊拉住了他的衣袖。
姜彬在朝鮮的地位,相當於前明的內閣大學士,但不是首輔,朝鮮的內閣首輔是領議政。
陪同來迎接的成均館大提學鄭坊,冷冷的說:“崔君,你太草率了。我朝欲用上國的援軍,圖的不就是免開銷這三個字麼?”
鄭坊的意思很清楚,就是想白佔天朝上國的便宜,卻不想一丁點的財政負擔。
在朝鮮國內,成均館大提學是正二品的堂上官,位與六曹同,屬於是妥妥的重臣,在朝堂之上頗有發言權。
六曹,就相當於前明內閣之下的六部,和尚書對應的最高長官是判書。
不管崔正浩怎麼解釋,姜彬和鄭坊都聽不進去。
“哼,簡直是豈有此理?”姜彬衝鄭坊使了個眼色,便拂袖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