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業專賣,遲早會被取消掉的。

但是,朝廷目前的財政收入裡邊,鹽稅依舊佔據了很大的比例。

在工業沒有大發展之前,不能貿然取消鹽稅。

由於灤州的上好鑄鐵,源源不斷的流入市場,鐵器專賣制度,已經形同虛設了。

道理很簡單,各地的官營鐵廠,用土法煉出的生鐵,產量低成本高雜質多,和灤州的近代化鍊鋼廠,完全無法相提並論。

在足以碾壓的科技進步面前,老舊的官營鐵廠,必將挨家挨戶的倒閉。

玉柱深知官企的弊端,只要是入不敷出的老式官營鐵廠,一律關停遣散。

官營的企業,無法發展高科技,根子問題就一條:靠著壟斷就可以過得很舒服了,又不是自己的廠子,怎麼可能有技術進步的動力呢?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汽車工業了。

合資的國營車企,躺著就把錢賺了,哪裡需要辛苦的搞研發呢?

真正引領技術進步的企業,必然是民企,而不可能是官企。

晚清的洋務運動失敗了,弊端就是官辦或是官督商辦。所謂的官督商辦,最終還是官僚們說了算,不失敗才是奇蹟。

玉柱抵達崇明島的第二天,署理江蘇巡撫田文鏡,就悄悄的來拜見皇帝陛下。

“署理江蘇巡撫,臣田文鏡,恭請聖安。”田文鏡老老實實的跪下請安。

玉柱微微一笑,擺了擺手,說:“起吧。來人,賜座,上茶。”

田文鏡不愧是個出了名的大酷吏,他主持的江蘇土改,可謂是卓有成效。

浙江,因為人多地少的緣故,老百姓尤其喜歡經商。

江蘇南部的平原,那可是真正的魚米之鄉,肥沃的良田,一望無際。

土改前,江蘇全省,擁有良田過萬畝的大鄉紳,比比皆是。

如今呢,良田過千畝,已經算是大地主了。

這都是田文鏡的功勞!

所以呢,下一步,玉柱打算安排田文鏡出任兩江總督,在整個兩江的轄區內,強力推行玉柱的四大政策,即:攤丁入畝、士紳一體納糧當差、火耗歸公和養廉銀。

別的都好說,惟獨對養廉銀,田文鏡稍有不同的看法。

“稟皇上,區區一個知縣,就發近2000兩的養廉銀,似乎太多了點?”田文鏡試探著提出疑問。

玉柱隨即笑了,養廉銀僅僅是第一步罷了。

說白了,高薪才有可能養廉,低薪必然是無官不貪。

老四推行養廉銀的初衷,肯定是好的。但是,沒有配套反腐措施的養廉銀,必然會成為高薪養貪。

玉柱就比老四有遠見多了。

先讓官員們拿到養廉銀,然後,再利用各地的警察局,在全國範圍內,徹底的丈量土地,併發給憑證。

在農業為主的國家裡,只要搞清楚了全國的土地歸屬問題,就等於是財產徹底的公開了。

這是第二步。

反腐,任重而道遠,絕對不能急,後面還有很多步,勿須一一細說也。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