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完全不符合人性嘛!

當年,玉柱剛參加工作的時候,連工資都要靠貸款的超級貧困鄉鎮,其一把手和二把手,費盡心機的亂罰款亂攤派,也要分別買臺桑塔納作為專車。

桑塔納是啥?不就是大明的官轎嘛。

當官沒有專車,那叫沒本事,會被所有人看不起的。

說實話,與其崇拜朱重八,還不如敬仰玉柱呢。至少,玉柱從不折騰草民。

有些人盲目的推崇漢武帝,真要穿越到了武帝晚年,好傢伙,十室八空,人口至少減半,匈奴人又重新殺回來了。

只講功績,不講誰成為代價了,都是耍流氓。

玉柱治國的基本理念,就是不許官員們瞎折騰老百姓。

多年的官僚生涯,讓玉柱明白一個硬道理:不折騰老百姓的地方官,哪怕貪點佔點,也是好官。

大清的國情就是,朝廷出臺一項善政,到了縣裡,肯定會變成貪官和胥吏們撈錢的工具。

玉柱發展工業,只需要他帶頭出資去幹就是了。

真賺了錢,總有地主們會眼饞利潤的參與進來。

只要有利可圖,誰不眼紅?

事實證明,競爭越充分的領域,技術進步越快,老百姓也越得利。

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剛進來時候,見識短的愚民,都在喊狼來了,錢被洋鬼子們賺光了。

但是,經過幾十年的充分自由競爭,沒有外力的干預和扭曲,國產品牌的飲料也是搞得很紅火的。

商人們最不怕的就是自由競爭,最怕的就是老爺們的瞎折騰。

關於國號的問題,玉柱也很有些猶豫。

照玉柱自己的想法,肯定是定國號為漢,最為響亮。

但是呢,歷史上,國號為漢的朝代,可謂是多如牛毛矣。

除了國號之外,國旗也讓玉柱十分頭疼。

身邊的重臣們,都不知道國旗的重要意義,說了也是白說,只能玉柱單獨去思考了。

也許是發覺到玉柱走了神,原本吵得異常激烈的眾人,不約而同的閉上了嘴。

大家都不吵了,玉柱反而回了神。

“國號討論好了麼?”玉柱含笑問大家。

玉柱不問還好,這一問,大家又開始吵架了。

18世紀的歐洲各國,都是帝制,沒有共和的空間。

就算是英國實行了君主立憲制,國王依舊掌握了巨大的權力。

當然了,整個歐洲,權力最大的君主,路易十四已經死了。

如今的法國國王,是尚未加冕的路易十五。

值得一提的是,民間流傳,“我死後,哪管洪水滔天”,就是路易十五的名言。

這都吵了一個多時辰了,對於國號的問題,眾人始終分歧巨大。

玉柱的腦子裡,靈光一閃,忽然說:“既然你們拿不定主意,那就我來定了吧,國號就叫華夏,簡稱華。”

西方國家,始終以考古為藉口,不承認夏朝,想想就來氣。

乾脆把國號定為華夏,嗯,華夏帝國,朗朗上口,霸氣十足。

玉柱很滿意,但是,群臣們卻紛紛表示反對。

劉瞰說:“自秦朝以降,豈有二字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