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為,大清水師的弱雞,所以,英國主動提出,幫助玉柱建設一支南洋艦隊。

不過,納爾遜中將提出的籌建海軍的條件,就不那麼友好了。

造船的錢,由玉柱出。海軍的軍官和水手,由英國人幫著訓練。最重要的是,艦隊也要歸英國人指揮。

玉柱的心裡其實已經很樂意了,卻故作難色,推說,需要皇太后的批准,此事只能從長計議。

好事肯定多磨!

又磨了幾輪談判,直到英國人同意,在大沽口組建一座海軍軍校,幫助修建一座造船廠,玉柱這才勉為其難的答應了。

當然了,錢由玉柱出,海軍教官和造船廠的技師,由英國人派遣。

協議正式簽定後,漢密爾頓勳爵和納爾遜海軍中將,滿載而歸。

老官僚玉柱,精通送禮的學問。

漢密爾頓勳爵,是個文化人,玉柱就送了一箱精美的宮廷瓷器給他。

納爾遜海軍中將,是個武夫,玉柱也就授意愛麗絲,給他送了五百兩黃金。

英國在1717年所確定的一盎司金幣(22K)的標準售價3英鎊17先令10.5便士,摺合純金每盎司4英鎊4先令1.5便土。

一盎司約等於28.35克。

大清的一兩黃金,約等於37.3克。

這五百兩黃金,也就相當於,大約三千英磅。

三千英鎊是個啥概念呢?

在18世紀的倫敦,這絕對是一筆鉅款了。

因為,同時代的皇家水手,年薪僅為10英鎊而已,還經常被拖欠。

要知道,當時,在寸土寸金的倫敦,2000英鎊就能買一座豪華別墅了。

稍晚的1762年,英王喬治三世,買下白金漢宮,總共花了兩萬英鎊。國王也只能選擇分期付款,每次只能付五千英鎊,還了好幾年,才算是還清了欠款。

送走了英國人後,愛麗絲洗完澡,玉柱卻不見了。

唉,大洋馬騎十幾年了,早就是左手摸右手的感覺了啊。

玉柱回去抱著十六、七歲的小嫩妹,不香麼?

早上,玉柱陪著雪薇喝餐後茶的時候,接到了鄔思道的密報,京城裡有異動。

嗯,哼,有異動才是正常的。沒異動,那才是真的奇怪了!

玉柱轉身出門,去了新兵的大營。

小軒玉被分到了第二十一新兵連,玉柱也想兒子了,特意過去看看他。

“立正!”

“稍息!”

“向右轉!”

“齊步走!”

“立定。”

“跨列!”

玉柱站在佇列的側面,異常欣喜的盯著小軒玉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