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第一起。”

原景仁宮首領太監,現乾清宮總管太監,秦向文,昂首挺胸的站在乾清宮的丹陛上,揚眉吐氣的喊了一嗓子。

四周的太監們,瑟瑟縮縮,不敢直視他的畏懼樣兒,令秦向文頗有些自得。

劉進忠、王朝慶、張鴻緒等等等等,嘿嘿,他們在宮裡呼風喚雨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從今往後啊,宮裡的大小事兒,都要看秦爺爺的眼色行事了呀!

以老三為首,八輔臣按照爵位和齒序的高低,排成兩列,魚貫而入。

老三和老五,位列第一排,老七和老九居第二排。

玉柱的位置,在第三排的左手邊,蕭永藻在他的右側。

他們二人的身後,分別是馬齊和張廷玉。

進殿之後,距離小皇帝御座五米外,老三和老五停下了腳步,並肩站在中間的位置。

老七和老九,很懂規矩的分列他們的兩側。

玉柱故意站到了老七的身後,蕭永藻則大咧咧的站到了老三的身後。

馬齊多聰明啊,他趕緊站到了蕭永藻的左側,也就是玉柱的右側。

張廷玉自不必說,他很自覺的填補了老九身後的空位。

這麼一來,八位輔臣,正好跪成了兩排。

輔臣的集體覲見,早有索尼、鰲拜他們的先例。

一般情況下,單獨召對,臣子必須報出官銜。

但是,集體召對之時,則可省略

“輔政親王,臣弟胤祉,恭請聖安。”老三的心裡很不舒坦,故意搶先打出了刁難的第一槍。

輔政親王是什麼鬼?臣弟,又是什麼鬼?

真沒規矩!

此前的大清朝,有輔政王多鐸,有攝政王多爾袞,從來沒有所謂輔政親王的頭銜。

再說了,老三雖是老二十二的哥哥。但是,一朝為君臣,就是雲泥之分。

在小皇帝的跟前,自稱臣兄,屬於是大不敬,肯定是不可能的。

但是,老三故意自稱臣弟,這就屬於是沒大沒小了。

皇帝的親哥哥,要麼稱臣,要麼稱奴才。

老三偏偏既不稱臣,又不稱奴才,他想幹嘛?

老五皺緊了眉頭,也沒搭理老三,徑直帶頭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