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章 董卓之錯(第2/2頁)
章節報錯
再有外官來住,驛丞只要不是腦子進了水,都會主動告訴對方實情。
不客氣的說,在這大清朝的地面上,除了老皇帝之外,誰都招惹不起老皇帝的兩個親兒子和一個乾兒子。
大清朝的事兒,絕大多數情況下,比的就是背景和實力。
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蝦吃泥土,構成了大清朝整個社會的完整食物鏈。
不大的工夫,吳江回來了,他湊到玉柱的耳旁,哈著腰,小聲稟道:“爺,是黑龍江的八百里急腳遞到了。那差人雖然換了馬,驛站裡給人家吃的卻是冷飯冷菜。也許是邊遠的漢子,性子比較直爽,又是長途奔來,累狠了,便和送飯的白役吵了起來。”
這個時代,驛站或是官府之中當差的人,真正的官或吏其實是很少的。
衙門裡,絕大部分的差役,都是服徭役的良民,統稱白役。
這裡的白,白身也,即無功名者。
當然了,這僅僅是理論上的情況。
實際上,想進衙門裡當白役的人,多如牛毛。
俗話說的好,物以稀為貴。
白役的名額有限,想幹的人卻很多,這就需要託關係、走後門和塞銀子了。
無利誰起早?
衙門裡的白役,都沒有固定的俸祿。
但是,只要和衙門沾上了邊,草民們誰不怕他們呢?
所以說,不要錢,也要爭當白役。
真實的要害在於:這些白役的嘴皮子一張,隨便找個藉口,就可以從普通商民的身上,敲詐勒索到不小的油水。
來大清之前,玉柱就是滑不溜手的老官僚了。
如今的他,在大清的官場上浸淫了十多年,又曾數次出任封疆大吏,自然明白其中的貓膩。
“外頭,應該有不少的侍衛吧?”玉柱這麼一問,吳江的腰哈得更低了,他小心翼翼的說,“回爺,啥都瞞不過您的眼睛,外頭的侍衛們都在盯著呢。”
玉柱點點頭,吳江雖然沒有明說,卻多少有些同情黑龍江來的急腳遞,覺得驛站有些狗眼看人低。
只要是人,就有私心,就有立場的傾向性。
事事無隱,實際上,是不可能做到的。
一個明智的上位者,只需要掌握身邊的人,大事無隱即可,不可能強求太多。
“嗯,既然你同情人家,索性飯菜甚多,你就撿幾樣好點的飯食,用我的名義,拿去賞給那個急腳遞吧。”玉柱心裡有數,黑龍江發生的大事,多半和鵝熊的異動有關係。
“嗻。”吳江一邊答應著,一邊小聲說,“小的妄動惻隱之心,著實該罰,應該自請掌嘴。”
玉柱微微一笑,吩咐說:“掌嘴就不必了,餓三頓飯,足矣。”
晴雯接過話頭,笑嘻嘻的說:“我說吳江啊,你個猴兒精,心眼子可真不少啊?下頭的人,誰還敢真的下狠手,抽你的大嘴巴子呀?”
吳江被戳破了小心思,彷彿霜打的茄子一般,耷拉下腦袋,蔫了。
膳罷,玉柱坐著喝茶的時候,吳江回來稟報說,黑龍江來的那位急腳遞,很知禮。他吃飽喝足之後,因為進京的時間尚寬裕,硬要過來磕頭謝賞。
嗯,這就對了嘛,玉柱等的就是這一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