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玉柱答應得很爽快,約翰遜反而會起疑心。

所以,玉柱豎起了兩根指頭,斬釘截鐵的說:“二八分成,你們二,我們八,童叟無欺。”

“二八分成,太少了,我們不列顛的勇士,絕不參與虧本的買賣。”約翰遜就像是被踩了尾巴的老貓一般,一跳老高。

“只能是二八分成,多一個便士都不可能的。”玉柱咬定了分配搶劫利潤的比例,堅決不鬆口。

經過一番討價還價,分贓的比例,最終還是定格在了二八分成。

原本,約翰遜和洞烏總督列朗得,商議的分髒比例,其實是,一九分成。

畢竟,兵力的相差極為懸殊,英國人在殖民時代,講究的一直是實力為王的邏輯。

談妥了之後,玉柱的船隊,趁著濃濃的夜色,在英國帶路黨的燈火引導下,陸續的靠了岸。

達貢也比漁村略微大一點點,很快就被清軍完全的佔領了。

在不列顛商人的組織之下,玉柱率領的船隊,順利的駛入了伊洛瓦底江口,朝著上游進發。

伊洛瓦底江,是洞烏境內第一大河。這條江,在大清境內叫作“大金沙江”或“瑞麗水”,也就是現代的獨龍江,或是瑞麗水。

巧合的是,洞烏王朝的國都阿瓦城,恰好位於伊洛瓦底江畔。

阿瓦城,確實是個陌生的名字。但是,它在近代的名字,曼德勒城,只要對遠征軍的歷史有所瞭解,一定知道此城的重要意義。

玉柱對於伊洛瓦底江的水文情況,一無所知,這個才是需要英國帶路黨的根本性原因。

偏偏,不列顛經營沙廉據點的時間長達幾十年之久,早就把洞烏的母親河,摸得一清二楚了。

實際上,法國傳教士白晉,帶著人繪製的大清詳細輿圖,正是列強入侵韃清的好幫手。

都是老套路了,玉柱熟悉得很。

據英國人所言,洞烏王朝擁有比較強悍的步軍,洞烏人的水師全是小破船,完全不堪一擊。

事實也證明了,英國人暗中勘察的水文資料,確實具有極高的可信度。

玉柱率領的龐大艦隊,已經出現在了阿瓦城外百里內的河上,洞烏人才恍然大悟,急急忙忙的聚集兵馬,前來迎戰。

在英國帶路黨的指引下,大軍靠港等岸的時候,玉拄手扶船舷,默默的注視著精銳新軍登岸的雄姿。

此時此刻的玉柱,頗有一種鴉片戰爭時,近代化武裝下的英軍,登陸大清國土的即視感。

嗯,怎麼說呢,玉柱的心情極為複雜。

既有些替洞烏人感到可惜,更多的則是,揚威於域外的興奮感。

沒錯,是一種莫名其妙的殖民快感。

這是大清對洞烏的征服之戰,也是玉柱的首次對外蠶食的戰爭。

這一戰,玉柱並未妄想滅了洞烏國,而是參照了英國人的搞法,割地賠款稱臣即可。

等老皇帝駕崩後,時機成熟之時,玉柱要征服三鍋之前,肯定還會帶著特混艦隊,故地重遊。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