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馬齊,有親弟弟馬武相助,雖無首相之名,卻有首相之實。

自從站錯了隊之後,幾經挫折的馬齊,僥倖重回了內閣。但是,無論權勢,還是寵信,皆大不如前。

若是嵩祝被斥退下臺,玉柱也很可能跟著被貶出南書房,那麼,馬齊的機會就來了。

玉柱聽了嵩祝的蠢話之後,不由暗暗鬆了口氣。

實話說,玉柱只需要勇銳營都統兼步軍統領,這兩個軍職即可。

至於,領班南書房行走、領班御前大臣和領班內務府總管大臣,這三個看似權傾朝野的所謂要職,對於不安插私人的玉柱而言,純屬榮譽性質的雞肋。

嵩祝佔著滿洲首相之位,其實是老皇帝故意壓制玉柱的手段罷了。

一旦,嵩祝下了臺,玉柱也會跟著一起下臺。

類似的例子,簡直是不勝列舉。

比如說,明珠和索額圖,八爺黨和太子黨。

只要是合格的皇帝,就不可能允許年僅三十一歲的玉柱,既得兵權,又得首相的名分。

名分和兵權皆有之後,玉柱即使再不想培植黨羽,也會有諸多的騎牆派,倒向他的懷抱。

實話說,已是康熙五十九年,而不是康熙三十年。

老皇帝在位的時間,實在是太久了,他的想法已經普遍被重臣們摸透了。

這就像是晚年的前明嘉靖帝一樣,他的那些個小心思,早就被嚴嵩、徐階等人摸得十分透徹。

所以,徐階整死嚴世藩的罪名,既不是貪汙腐敗,更不是欺君枉上,而是異常荒謬的“通倭”。

要知道,圍剿倭寇出力最大的胡宗憲,恰好是被嚴閣老重用的門下。

在權力圈裡,政敵垮臺之後,一貫都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詞?

為了照顧內閣大學士的體面,老皇帝即使對嵩祝再不滿,也不可能當面指斥其非。

老皇帝無聲的擺了擺手,馬齊第一個跪下,碰了個響頭,小聲說:“奴才告退。”

嵩祝也懂老皇帝的手語暗示,他也趕緊跪安了。

但是,等玉柱也想跟著溜走之時,老皇帝卻說:“玉柱留下。”

前邊的馬齊聽了這話,不由暗暗竊喜不已,嘿嘿,玉柱也該吃點苦頭了呀。

“你妹妹過小生辰,老十五也去了?”老皇帝一邊撥動著手裡的佛珠,一邊信口問玉柱。

玉柱心裡有數,老皇帝不可能隨隨便便的發問。

但是,玉柱真不知道,老十五又怎麼惹著老皇帝了?

不過,這並不妨礙玉柱避開雷區。

“回汗阿瑪,臣兒事先並不知道,十五弟和十六弟也要去老十八那裡。如果知道的話,我肯定不會帶著八十九去了。”玉柱一如既往的只說真話。

但是,為了穩妥考慮,他故意沒有扯出密嬪。

再怎麼說,密嬪也是老皇帝晚年很喜歡的枕邊人。

現在,除了德妃之外,也就是密嬪經常陪著老皇帝拉家常了。

“你知道麼?有人幫著老二,從鹹安宮裡遞了訊息出去。”老皇帝冷冷質問玉柱。

玉柱一聽就明白了,不是老十五,就是十五福晉,暗中幹了蠢事。

別看八爺黨一直跳得歡,老皇帝從頭到尾,最忌憚的都是老二胤礽。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