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5章 點兵點將(第1/2頁)
章節報錯
既然老四暗中出了牌,想調虎離山,那麼,玉柱只有兩種選擇。
一是,頂替老十四,出任撫遠大將軍,遠征雪域。
另一個則是,硬賴在京城裡不走,牢牢的掌握住近四萬兵馬。
晚年的老皇帝,脾氣其實和小孩子有點類似。
你越想要的東西,他反而越不肯給你。
與此相反,玉柱不惦記的東西,往往會不期而至。
原本,不管是帶兵出征,還是繼續留守京城,玉柱其實可以隨意作出選擇。
邏輯其實並不複雜,玉柱帶兵出去了,隆科多大機率又會回任步軍統領。
因為,老皇帝現在可以交託後背的重臣,已是屈指可數。
隆科多留在京城,玉柱將來只需要專心致志的對付年羹堯即可,並不需要擔心妻妾和子女的安全問題。
更重要的是,即使隆科多和歷史上一樣,擁立了老四為帝。
老四哪怕再忌憚佟家父子,也不敢輕易搶奪玉柱或是隆科多掌握的兵權了。
想想看,動了人家的親兒子,掌握京城兵馬的親爹會怎麼想?
至於,繼續留在京城嘛,嘿嘿,對玉柱自然是更為有利了。
只要老皇帝一駕崩,玉柱順勢擁立新君上位,也就佔據了先機。
這個先機,就是君臣的大義名分!
畢竟,滿洲八旗的根基,都在京城之中。
玉柱只要和鰲拜一樣,拉一派打一派摻沙子扔磚頭,再找幾個刺頭滅族立威,不愁控制不住京城內的局面。
當然了,凡事有利必有弊。
老四不是新君之後,一向桀驁不馴的年羹堯,若是與老十四合流了,這就是二十幾萬敵人了!
再怎麼黑韃清,也必須承認一個事實,韃清開國之初的精英們,頗有鬥爭智慧。
老奴之後,後金一共經歷了三次皇位傳承的劇烈內鬥。
皇太極上位,大妃阿巴亥成了殉葬的犧牲品。
順治上位,索尼、鰲拜和多爾袞,也到了火拼的邊緣。最終,豪格成了犧牲品。
老皇帝上位,那是太皇太后聯合了四輔臣的力量,壓制住了支援嶽樂的滿洲勢力。
表面看有驚無險,實際上,依舊是暗潮湧動。
這三次內鬥,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八旗貴族們,鬥而不破,並沒有發展到兵戎相見的程度。
反觀前明末年,京城被闖賊攻破,崇禎在煤山上吊,吳三桂引了清軍入關。
南明的各個勢力,因為利益的不同,卻依舊在血腥的內鬥。
但凡,南明的各個勢力可以聯合起來,相忍為國,共同北伐,華夏子民又何至於淪入腦後掛金錢鼠尾的地步呢?
“回汗阿瑪,十四哥只是脾氣不太好罷了,改了即可。臣兒以為,十四哥戰功卓著,威震西陲……”玉柱狠誇了老十四一大通,話鋒一轉,“且臨陣換帥,乃是兵家大忌,不可不察。”
老皇帝肯定不是聖君,也非仁君,但是,他是一位合格的皇帝。
佟家父子,分掌中外二十餘萬兵馬,這既是老皇帝的信任和恩寵,又算是大忌諱!
歷史上,但凡是雄主,都有控制局面的自信。
比如說,漢武帝一邊重用衛青為大將軍,一邊授予霍去病精銳機動騎兵,絲毫也不怕他們兩個聯手謀反。
當下的西北兵權,老皇帝可以自由決定,給或不給。但是,玉柱絕對不能主動惦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