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2章 挑釁皇權(第1/2頁)
章節報錯
玉柱和王頊齡之間,僅僅是認識的老同僚關係而已。
以前,玉柱擔任內閣大學士的時候,王頊齡和他也就是點頭之交罷了。
畢竟,玉柱是滿臣,而王頊齡是漢臣,彼此的圈子迥然不同。
再說了,玉柱壓根就沒有拉幫結夥的想法。
王頊齡是什麼身份?
漢臣中的領袖人物也!
除非,玉柱的腦子像老八一樣的進了水,才可能和王頊齡交好。
王頊齡所言的有些不良嗜好,明顯是指,玉柱頗喜漢臣士大夫之妻的壞毛病。
別人的好心提醒,玉柱向來是虛心接受,就是不改。
“多謝老中堂的提點,晚輩以後一定改。”玉柱答應得很爽快,態度也異常之端正,令人無可挑剔。
也許是玉柱太爽了,爽過了頭,王頊齡忽然輕聲一嘆,小聲說:“也是難為?卿你了。”
這是什麼話?
有啥難為的?
玉柱的腦子裡,立時拉響了警報。
“不瞞老中堂您說,晚輩的小日子,過得很舒坦!”
不管王頊齡心裡是怎麼想的,玉柱都要堵住他的嘴,免得給他借題發揮的機會。
聽了玉柱口不應心的推搪之後,王頊齡就不再說話了。
大家都是頂級權力圈子裡的大人物,有些話根本不需要明說,都知道彼此的潛臺詞。
王頊齡的意思是,警告玉柱,悠著點,別把漢臣們太不當人了。
玉柱的未盡之意是,老前輩,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
79歲的老中堂,和31歲的玉相國,誰掌握了未來,還需要多說半個字麼?
說白了,王頊齡藉著老十四回京的大場面,想教訓玉柱:多收斂點言行舉止,免得將來挨老十四的錘!
兩位巨頭之間的短暫交鋒,照道理說,應該無人注意。
但是,相隔不遠的馬齊,卻聽得很真切。
馬齊不屑的瞥了眼王頊齡,心說,老不死的,脖子都入土一半了,還敢出來威脅玉柱,簡直是不知道死活啊!
不管馬齊對玉柱是個啥看法,在壓制漢臣的大事上,他肯定會和玉柱站在一起。
畢竟,馬齊和玉柱都是滿洲出身的大貴族,給漢臣們顏色看的事情,馬齊確實很樂意幫忙。
至於,馬齊和玉柱之間的小矛盾,那也僅僅是內部矛盾而已。
等了一個多時辰,老十四依舊沒有出現。
玉柱都站得腿痠了,更何況,那麼多的老中堂們呢?
嵩祝擔心出事,萬一老中堂們站死一個,那個樂子就鬧大了。
“?卿,不如暫且歇歇腳?”嵩祝不敢獨自做主,就打算拉玉柱一起下水。
玉柱很客氣的說:“全憑老中堂的吩咐。”
嵩祝既是滿洲首席大學士,又是奉旨正使,他理所當然的有權拍板。
就在嵩祝有些猶豫時候,王?忽然一頭栽倒在了地上。
四周的人唬得不輕,趕緊一擁而上,又是掐人中,又是敲背,忙亂異常。
還沒等王?醒過來,嵩祝不敢繼續猶豫不決了,趕緊吩咐道:“快,快請老中堂們去蔭處歇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