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柱心裡明白,趙申喬確實是個大清官。

但是,大清官都有個壞毛病,仗著道德高尚的優勢,喜歡斷人家的財路。

趙申喬擔任戶部尚書的時候,經常和內務府、宗人府、八旗都統衙門,發生直接的衝突。

旗人,乃是大清之本。

趙申喬動了旗人的利益,就等於是挖了大清的根,八旗權貴們豈能容之?

八旗權貴們,從趙申喬的身上,找不出足以致命的把柄,就故意從其次子趙鳳詔那裡下手。

時任刑部左侍郎的楊森,曾經和玉柱說過,趙鳳詔應該是被誣陷的貪汙。

因為,派去太原和常州查抄的人,只搜出了三百多兩銀子。

不過,趙申喬一向眼高於頂,壓根就瞧不起惡名遠揚的玉柱。

玉柱又沒有吃飽了撐的,不可能去多管閒事。

結果,三法司會審之後,定了個斬監候。

議政處的王公大臣們,極為不滿,楞是加重了懲罰,定成了斬立決。

就這麼著,在八旗權貴們的集體運作之下,趙鳳詔很快就掉了腦袋。

現在,趙申喬死了,老皇帝陡然翻了臉,居然要察看他的家產。

說白了,老皇帝覺得,趙家已經無用了,不如索性扔給八旗權貴們出氣。

這就和晁錯在上朝的路上,被騙去腰斬的戲碼,如出一轍。

你對皇帝沒了用處,皇帝棄你如廁紙,就是這麼的無情。

老十二很積極的想抄家,私心一眼即可看穿。

一則想撈一票浮財,二則交好八旗權貴們。

眾所周知,抄家的時候,趁機撈一大票,乃是明規則了。

將趙府的所有人,一體鎖拿了之後,老十二開始主持抄家。

玉柱懶得多管閒事,坐在一旁冷眼旁觀。

老十二乾的熱火朝天,但凡是可疑之地,都令人挖地五尺,務必找出趙申喬貪墨的鐵證。

然而,挖過來,翻過去,老十二隻找到了四百多兩散碎銀子,古董字畫更是蹤影皆無。

老十二的確有股狠勁,不達目的誓不罷休,連屋頂都讓人扒開看了。

結果,卻一無所獲!

玉柱穩穩的坐著喝茶,心裡暗暗嘆息不已,長達兩個時辰之久,竟然沒有一個親朋好友上門來弔唁?

牆倒眾人推!

樹倒猢猻散!

君子不立危牆!

唉,趨炎附勢,才是世間常態啊!

宰相肚裡能撐船!

玉柱完全坐得住,也耐得住寂寞。

儘管心裡早有準備,不過,老十二完全無下限的表現,依舊重新整理了玉柱對他的認識。

老十二雖然沒有抄到銀錢,但是,卻拿著幾頁稿紙,如獲至寶的跑到玉柱的跟前。

“嘿嘿,真想不到啊,堂堂狀元郎的媳婦兒,竟然紅杏出了牆。”老十二抖動著手裡的稿紙,得意洋洋的宣佈了他的戰果。

玉柱沒看遞到眼前的稿紙,淡淡的說:“十二哥,回去繳旨的時候,你主奏,我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