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面上,這算是一股不小的力量了。

然而,正藍旗滿洲和蒙古,這兩個都統的力量,玉柱能否用得上,大機率存疑。

飯,總要一口一口的吃,不可能吃一碗飯,就變成超級大胖子。

距離康熙六十一年的終局,還有段時間去謀劃,玉柱絲毫也不著急。

不過,現在的局勢,基本上算是明牌了。

老皇帝只要不交回新軍的指揮權,就說明,他並未完全信任玉柱。

據沿途各省的稟報,老十四已經下了雪域,進入了青海的大草原。

按照腳程的計算,輕車簡從的話,最快兩個多月,就可以抵達京城了。

玉柱心裡有數,老八他們和老十四一直保持著緊密的書信往來。

照玉柱自己的估計,老十四恐怕會日夜兼程的往回趕。

畢竟,老皇帝年事已高,萬一有個閃失,儲君之位的歸屬,又變得撲朔迷離了呀!

已是風燭殘年的老皇帝,既想將政權平穩過渡給儲君,又擔心備選儲君的勢力過大,反而威脅到了皇權。

當下的大背景,其實是,老八他們越是暗中用力,老皇帝越會提前做好防備的措施。

讓玉柱控制住正藍旗,老四、老五、老七和老十二,分控下五旗的其餘四旗,正是老皇帝未雨綢繆的軍事部署。

真實目的嘛,老皇帝不可能公然說出口,實質卻是防著十四爺黨突然起兵清君側。

老皇帝一直在玩平衡術,隆科多掌握了京城的八旗步軍,豐臺大營卻一直捏在老十四他們的手心裡。

其餘幾個沒有野心的皇子,再加上玉柱,勒兵冷眼旁觀,老皇帝也就可以睡得踏實了。

早上,玉柱剛進暢春園不久,就聽說了一個壞訊息,戶部尚書趙申喬歿了。

趙申喬其實是個大清官。但是,由於戴名世未中狀元的誤解,導致趙申喬被江南士林徹底的汙名化了。

大儒們的纏鬥,持續演變下來,最終釀成了清風不識字,何必亂翻書的文字冤案。

鷸蚌相爭,漁人得利。

漢臣們擅長的內鬥,讓玉柱在收穫江南大美人兒的同時,不著任何痕跡的完成了自汙。

趙申喬和玉柱素無瓜葛,他的死後恩典,自有老皇帝去操心。

時近中午,玉柱從南邊得到了一份密報,廣州的十六家牙行,共同發起成立了壟斷性質的公行。

所謂的廣州十三行,僅僅是泛指罷了,並不是固定的十三家牙行。

如今的廣州十三行,具有鮮明的官督商辦的壟斷特徵,相當於官府收錢的白手套。

玉柱摸著下巴,微微一笑,廣州十三行雖說壟斷了對外貿易,在大清朝依舊具有一定程度的進步意義。

畢竟,和官府壟斷相比,民間壟斷無法做到一手遮天。

官府壟斷,往往是佔盡了特權的各種大便宜,卻依舊虧損嚴重。

比如說,大清朝的鹽業專賣制度,除了增加朝廷的財政收入這一個好處之外,幾乎全是弊端。

一言以蔽之,只此一家的唐僧肉,大清朝的官員們不啃白不啃,啃了也白啃。

到了膳點,玉柱正在淨手之時,張鴻緒匆匆趕來。

“稟相國,萬歲爺叫您過去呢。”

玉柱有些奇怪,就問張鴻緒:“何事?”

張鴻緒不敢不答,便哈著腰,小聲說:“好象是十二爺惹惱了萬歲爺,還罰了跪。”

(PS:三更了,求賞幾張月票,不算過分吧?)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