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稟爺,張謙來了,說是有大事相稟。”

“嗯,叫他門外候著。”玉柱一時興起,竟然讓張謙隔門而立。

門外的張謙,做夢都沒有料到,玉柱正狠狠的欺負劉氏。

玉柱大展雄威之下,劉氏不可抑制的打起了擺子!

事畢,玉柱笑眯眯的問劉氏:“吾與他,誰更厲害?”

“唉,當然是您厲害了,妾白活了二十二載,竟然從未嘗過如此美妙的滋味。”劉氏真的被騎服了。

老張活著的時候,從來只顧著他自己快活,根本不管劉氏的感受。

玉柱就不同了,不僅花樣繁多,而且體力充沛,還溫柔體貼。

更重要的是,張謙就在外頭!

老十二酒足肉飽的回來了,發現玉柱已經換了一身便服,也沒多想,徑直拉著他下象棋。

這個時代的官員們,為了適應不同的場合,隨身的下人們,都會隨身攜帶衣物包袱,裡邊是種類繁多的各種官服、朝服、頂戴以及佩飾。

比如說,從衙門下值之後,要去書寓裡吃花酒,再穿官服就不合適了,徑直在馬車裡,或是官轎裡,換好便服即可過去赴約了。

等張家大出殯之後,玉柱帶著摺子來見老皇帝。

老皇帝開啟摺子一看,不由皺緊了眉頭,奇怪的問:“五歲的嫡幼子襲爵?”

“回汗阿瑪,張家成年的兒子們,鬧得太不像話了,居然有人當眾大打出手,實在是有辱門楣。”玉柱胸有成竹的說,“臣兒琢磨著,與其讓他們鬧出人命,不如讓尚有可造餘地的幼弟襲爵。”

“汗阿瑪,您向來體恤公忠老臣,臣兒懇請,特准張家幼子,入上書房讀書。”玉柱此話一出口,老皇帝頻頻點頭。

上書房雖然是皇子們讀書的地方,但是,特許張家幼子進去讀書,恰好彰顯了老皇帝的既仁且愛。

老師是現成的,地方也是現成的,老皇帝不過是順水推舟,就可收穫重情誼的好名聲,何樂而不為?

“哈哈,準了,擬旨吧。”老皇帝異常感慨的說,“自古英雄出少年。想當年,朕八歲登基,十四歲親政,擒鰲拜,平三藩,收臺灣,治平天下……”自吹自擂了一大通。

玉柱是地道的明白人,趁老皇帝有些忘詞的時候,故意把臉一板,沉聲道:“汗阿瑪,臣兒不敢苟同。想那張家人,不過區區熒蟲螻蟻罷了,安敢與當空皓月並論?方今天下,聖君臨朝,河宴海清,四境安樂……”

不要錢的順耳話,一個勁的猛灌。

老皇帝被拍得渾身舒坦,嘴上卻說:“你太過誇大其詞了。”典型的口不應心。

玉柱把眼一瞪,不滿的反懟:“時值千年未遇之大盛世,汗阿瑪的功績,臣兒只說了十之一二而已,怎麼是誇大其詞呢?”

老皇帝心下大樂,臉上的笑紋,遮都遮不住了。

一旁的王朝慶,表面上,低頭哈腰,一聲不敢吭。

他的心裡卻在想,全天下,最懂萬歲爺心思的那個人,除了玉相國之外,還能有誰?

王朝慶唸完了張家幼子襲爵的上諭之後,張謙大驚失色,一時受不了,急怒攻心,竟然一頭栽倒在了地上。

(PS:覺得可以,就賞幾張月票吧。)

&nbsp本章完